去意识形态化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duo1985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加紧渗透,我国社会受到去意识形态化思潮的影响实在不容小觑,尤其是去意识形态化思潮这种带有强烈西方意识形态的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树立,对马列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坚持产生了消极影响。去意识形态化思潮以满足人性之需要、寻求世界之共识、宣扬个人之自由为原点,以实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从形式到内容的彻底转换。它的目的是剔除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如何看待这些貌似合理的观点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去意识形态化思潮的起源,研究去意识形态化思潮产生的社会历史与实践原因,追溯去意识形态化思潮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研究其在各个时期的发展与变化,并且归纳出去意识形态化思潮的实质:去马克思主义、去社会主义、宣扬资本主义。第二章介绍去意识形态化思潮传入中国的外部与内部原因,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影响的三个主要表现:社会信仰动摇、批判精神失落、接受“普适价值”。第三章探讨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面对去意识形态化思潮的影响的几个方面: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价值观多元化、新媒体传播,分析去意识形态化思潮对高校大学生影响的五个方面:模糊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社会主义理想、影响爱国主义精神、影响政治观念、动摇“三个自信”。第四章综合以上三章对去意识形态化思潮的分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以下三点措施: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创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掌握网络交锋的主动权。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对去意识形态化思潮的批判与揭露,发现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不足,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其他文献
新中国成立至今,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已从零散的政治学习活动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一门正规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研究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地
早在20世纪初,就出现了关于生命质量的研究,但更多的是侧重于慢性病病人、老年人的生命质量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大学生身体状况、心理健康、就业压力等问题不断引起
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合作学习的研究,分析了合作学习在足球教学中的必要性积极意义以及如何实施,为合作学习方法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把犯罪行为视为恶行,晃犯罪学历来的基本倾向。先贤们对犯罪作道德评判的依据是他们对示所作的道德评价,犯罪的“恶性”源于法的“善性”。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犯罪的“恶性
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就业后的工作能力.文章从优化专业课程角度出发,通过对部分大型工业设计公司的用人条件调查,分析了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在设计表达方
<正>中国的丝绸文化有着深远的积淀,染色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古人的造物思想和审美观也体现在草木染色造物过程中。中国古代的色彩应用除了具有装饰生活当中的物以彰显视觉的功
<正> 《四郎探母》是老生唱工重头戏,又是旦角的旗装戏。京剧班有句行话:“男怕西皮,女
非婚同居作为一种两人共同生活关系,是与婚姻相伴而生、长期并存的,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这种现实存在却一直受到社会的排斥、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否定。随着我国经济的高
通过对调度员作业行为可靠度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调度员工作任务,对调度员作业行为特征及行车系统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利用天津市河西区气象铁塔站、和平区南京路站2000.3~2002.10月花粉观测资料和天津市公安医院逐日花粉过敏病例资料进行分析表明:花粉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在花粉传播期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