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苯乙烯苷对LPC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研究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y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在溶血性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诱导下,二苯乙烯苷(2,3,5,4′-Tetrahydroxysilbene-2 -O-β-D-glucopyranoside TSG)对血管内皮细胞(Vein Endothelial Cell,VEC)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的研究。方法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株,经传代,于第3-4代用于实验。随机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模型组;实验组。首先将LPC以10ug/ml作用于HUVEC,并与细胞一起孵育24小时诱导内皮细胞损伤,建立细胞损伤的模型;将TSG以10.0; 1.0; 0.1μmol/l预先作用于HUVEC 1小时后,再给予10μg/ml的LPC作用于HUVEC共同孵育24小时,建立实验组;同时,设立不加药物的空白对照组。然后,收集细胞上清液测定其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和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含量;收集细胞,测定其中的活性氧(ROS)水平、细胞的凋亡率和存活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NO的浓度;用硫代巴比妥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MDA的含量;生物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ADMA含量;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ROS水平、Annexin V-FITC/PI荧光双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测定其细胞的凋亡率、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用LPC(10μg/ml)作用于HUVEC24小时后,观测到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DA含量(P<0.05),ADMA含量(P<0.05)及细胞内ROS水平(P<0.05)都显著性增加,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含量明显降低(P<0.05),细胞的凋亡有所增加(P<0.05),致使细胞的存活率降低(P<0.05)。2.与LPC损伤组比较中,可以看到,以10.0, 1.0, 0.1 umol/1浓度的TSG作用HUVEC 1小时后,再予以终浓度为10μg/ml的LPC作用HUVEC一起孵育24小时后,显示:其均能使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DA含量(P<0.05)、ADMA含量(P<0.05)及细胞内ROS水平(P<0.05)显著性降低,而细胞上清液中的NO含量显著性升高(P<0.05),出现了细胞的凋亡率降低(P<0.05)和细胞的存活率(P<0.05)显著性升高的现象。结论1.二苯乙烯苷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而对LPC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2.二苯乙烯苷对LPC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其抗氧化、升高NO浓度、降低ADMA水平有关。
其他文献
有效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激发兴趣、引发思考,培养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其作业设计成为备课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时间少、课程紧
数学学习,需要把握知识的“本质”,触及知识的“内核”,有效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笔者以“乘法分配律”教学为例,从计算出发,让学生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感受演绎推理的价值
以十六烷基三辛基氟硼酸铵为电活性物质,制备了BF_4~-离子选择性电极。在Na_2SO_4底液中,电极对BF_4~-离子有很好的电位响应。实验考察了共存离子的干扰情况及测定的最佳酸度
如何探明学生现实的起点,找准学生的数学现实,光靠猜测和主观经验的判断是不够的,必须借助调查研究、实地访谈、数据分析等科学的方法,才能让事实说话.笔者结合课例,根据收集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到来,让很多教师束手无策:课堂上要么重了内容,轻了思维的训练;要么重了理解,轻了言语的实践.但对于真正的语文学习来说,“言语”和“思维”必须齐头并进.本
统编版语文教材创造性地安排了“阅读策略”单元,但面对这种新生事物,广大教师普遍对阅读策略的概念不明就里,对阅读策略教学不知所以.本文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单
如何利用生活中的热点来突破教学中的难点?本文借“生活中的新闻”来架构突破教材中“简单调查报告”的学写.通过分析“新闻”与“调查报告”的相同之处,结合教材的训练点,搭
无痕教育的基本内涵是让学生感觉不到在受教育,是顺其自然的一种教育方式,是一种理想的教育境界.实施无痕教育具有四种基本策略,春风化雨中提升是策略之四.要做到课堂教学在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学生居家学习较长时间,在此期间,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进行微写作实践练习,让写作变得更加容易,让学生有话可说,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发展学生
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试误摸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错误不可避免,但可以减少.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错误,让学生在错误中反思,在纠错中悟理.我们应充分发掘、利用“错误”资源,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