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楚雄盆地是我国南方具有良好石油地质条件的大中型中-新生代改造型含油气盆地的一个典型代表。本文主要针对楚雄中生代盆地发展演化特点,在广泛归纳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整体,动态,综合”的研究思路,重点研究了中生代各时期盆地的沉积边界展布特点,对楚雄中生代盆地的原始面貌进行恢复,并阐述了楚雄盆地的属性及其演化特征。 有关楚雄盆地的属性问题各家观点不一。本文对前陆盆地的概念和特征以及类型作了较为细致的阐述,提出了楚雄前陆盆地观念中的关键所在-哀牢山的隆升时限问题。通过对哀牢山隆升时限和红河断裂带活动特点的研究,认为在中晚三叠世、侏罗纪哀牢山并不存在,即使有,也只能是岛链状小古陆,在早白垩世以后哀牢山才大规模隆起成山,故楚雄盆地在中生代不具备形成前陆盆地的构造条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前陆盆地。红河断裂带的走滑活动造就了今楚雄的地理格局。 随着哀牢山隆升时限问题的解决,通过对现今楚雄盆地与其西邻思茅盆地的沉积学分析,把二者的古沉积环境统一考虑后发现:两盆地的岩相古地理图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一致性和补偿性,并使盆地在沉积相带和沉积环境的分布和展示上更趋完整,盆地的轮廓更为清楚。故两盆地在中生代应为一互相连通的大盆,统一接受沉积。在早白垩世以后,由于哀牢山的大规模隆起,使两盆地分开而独立发展。 运用构造应力场、火山岩、砂岩碎屑及地球化学等分析方法,将楚雄与思茅盆地的构造背景进行对比研究认为:楚雄盆地在中生代处于张性环境中,且该时期盆地的发展演化与其周邻的诸多盆地密切相关,尤其是哀牢山西缘的思茅盆地,二者均具有大陆裂谷特征,更证明了中生代楚雄盆地为张性环境中形成的裂陷-坳陷型盆地。综合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的总体特征,晚三叠世-早白垩世盆地演化阶段可划分为基底沉降-裂陷、基底差异升降-坳陷和走滑挤压三个主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