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屈曲支撑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onw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拟静力试验对两层单跨防屈曲支撑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在反复低周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特征、承载能力、滞回性能、延性、耗能能力以及强度、刚度退化性能等力学特性和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探究了体系中防屈曲支撑的受力特点和对结构抗震性能贡献。针对防屈曲支撑十字形截面无约束段抗弯能力较弱的缺点,提出了采用工字形截面无约束段的新型防屈曲支撑,并对其滞回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合试验结果和试件的破坏特征,提出了设计建议。通过试验研究发现,防屈曲支撑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受力特性及抗震性能,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采用工字形截面无约束段的新型防屈曲支撑构造合理、性能优良,具有良好的耗能减震能力,值得推广应用。本文具体完成工作如下:(1)对2个两层单跨防屈曲支撑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1个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安装防屈曲支撑后,结构的抗侧刚度、极限承载力和耗散能力可以显著提高,并且具有良好的延性、稳定的后期刚度和承载能力。(2)分析结构关键部位的应变数据,研究结构体系的塑性铰形成机制与发展规律。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防屈曲支撑最先发生屈服并耗能,起到了保护主体结构的作用,结构的破坏模式遵循着防屈曲支撑—梁—柱的破坏顺序,属于支撑梁铰破坏机制,钢管混凝土柱可以在防屈曲支撑进入屈服之后,继续提高结构体系的承载能力,形成有效的第二道抗震防线。(3)防屈曲支撑与组合框架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或是焊接,都很好地完成了预定的功能,采用两种连接方式的结构体系的各项性能差别不大。但是在体系中,防屈曲支撑在轴向受力之外还要承受一定的弯矩作用,导致其承载能力和刚度下降明显。(4)设计制作了4个工字形截面无约束段的新型防屈曲支撑试件,并进行了滞回性能试验研究。无约束段截面的变化能显著提高防屈曲支撑外伸段的抗弯抵抗矩,可有效避免由于刚度突变而发生屈曲失稳。研究了新型防屈曲支撑约束屈服段宽厚比对其力学性能和耗能能力的影响,并提出在新型防屈曲支撑内核单元一字形与工字形截面的变截面处使用圆弧过渡的设计建议。
其他文献
剪力墙结构是高层建筑中普遍采用的抗侧力结构体系。传统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中,对剪力墙结构的延性设计要求罕遇地震作用下剪力墙中的连梁先于墙肢屈服,通过连梁形成塑性铰
再生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是实现废弃混凝土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有效节约天然骨料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进行再生混凝土的材性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钢管再生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面交通的密度不断增大,加上地面空间发展已相对趋于饱和,因此,城市地铁交通作为一种利用地下空间的交通方式,将极大的缓解
我国很多沿海沿河地区存在淤泥质土地层,由于淤泥质土压缩性高、天然含水量大、流动性强,极易引起地基沉降,或者造成施工过程中桩基础的断桩、偏位和缩颈问题,引发工程事故,
混凝土结构修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Polymer modified cement mortars for Concrete Structure Repair,简称PCMR)是一类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材料,其通过在水泥砂浆中掺入适当的
近年来的地震暴露出地震带来的经济损失愈加巨大的问题,使得工程界认识到以保证人的生命安全为一级设计准则的抗震设计理念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结构抗震功能的深层次要求。在这
红层软岩因成分复杂和结构特殊而普遍具有崩解性,常常引发地质灾害。鉴于目前国内外对红层软岩的崩解机理研究还不充分。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从微观角度观测分析
随着大跨空间结构在跨度及纵向长度的不断突破以及恶劣天气的大量出现,温度作用及风荷载等对结构的影响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柱面网壳结构跨度及纵向长度较大,即使看起来微不
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混凝土用量越来越多,由此引发了骨料资源匮乏及废弃混凝土占地、环境污染等问题。再生混凝土技术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上述矛盾,保证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产业化发展前景。在我国,目前关于再生混凝土耐久性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是在抗冻耐久性方面不同学者得到的结论并不相同。本人选择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及抗冻性为主要研究方向,探讨引气剂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以拓展再生混凝土的应用范
人工挖孔桩护壁结构是桩基施工过程中的支护结构,其设计功能主要是保护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和实现成孔,在工程设计时设计人员并没有考虑护壁在桩水平受力过程中的荷载分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