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本学位论文的研究中,分别基于全球GPSTEC数据和法国DEMETER卫星原位等离子体数据,并采用不同的地震电离层异常提取方法,对临震电离层扰动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到了主要地震震例的临震电离层扰动的一些现象,总结了震级大于6.0(GPS TEC数据)或7.0(DEMETER卫星数据)全球地震的临震电离层扰动统计特征,并对其可能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1.提出了基于球谐函数的EOF分解方法,用该方法构建了logTEC模型,并分离出电离层背景部分与扰动部分。 本研究在部分震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球谐函数的EOF分解方法,采用该方法构建了电离层TEC对数(logTEC)的模型。利用该模型,在指定时间、经度、纬度参数处,用EOF模型的主要阶数(1-9阶)给出背景电离层,而以EOF模型的次要阶数(≥10阶)作为扰动电离层,来提取临震电离层TEC扰动。此方法主要创新点为: (1)用logTEC代替原来的TEC值,使观测数据更具正态分布特征,有利于偏离正态分布异常值的提取; (2)采用基于球谐函数的EOF建模方法,充分发挥了EOF对观测数据所包含的主要过程的自适应性,从而利用前几阶本征模构成的主要部分可以作为观测数据的“背景”模式,用来分析数据与已知因素和未知大尺度因素的关系;将靠后本征模的贡献累加可以得到观测数据的“扰动”部分,从而分析其与地震等“偶然”的未知因素之间的关系。 2.利用logTEC模型对4次大地震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典型震例期间临震电离层扰动的特征。 累加10-169阶的EOF本征模分析方法,本文分别对汶川、海地、玉树和日本4次大地震期间的电离层扰动进行了分析,发现了主要的临震电离层效应: (1)临震电离层异常出现的时间:震前15天、14天、11天、9天、8天、5天、3天、2天、1天和震后1天、2天都有异常出现,其中震前9天、3天、1天异常出现相对较多,日本8.7级大地震前异常出现的较早,发生在震前15天、14天,玉树6.9级地震前异常出现的最晚,震前3天; (2)临震电离层异常出现的方位特征:本次分析的4个磁北纬地震的临震电离层异常主要出现在位于震中区的东南、正南和西南方向,正负异常个数基本相当,其次正北侧异常也较多,全部为正异常;共轭区异常主要集中在震中共轭点的西北、正北和东北方向,也同样存在正负异常。 3.利用建立的logTEC模型,对M≥6.0地震开展了临震电离层异常分析,总结了全球临震电离层扰动的统计特征。 基于logTEC的EOF分解模型,对1998年10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全球1395次M≥6.0地震临震电离层扰动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划分了不同震级(6级、7级和8级)、不同地震类型(海洋地震和陆地地震)、不同震源深度(浅源和中深源地震),同时也区分了磁北纬地震和磁南纬地震。分析发现: (1)震级上,7级地震时临震电离层异常出现的时间比6级地震时早,并且扰动出现的天数比6级地震时多,同时异常幅度、异常范围都较6级地震时大;6级以上的磁北纬地震时临震电离层异常位于北侧,磁南纬地震时临震电离层异常位于东南方向,7级以上的磁北纬和磁南纬地震时临震电离层异常多位于震中南侧; (2)地震类型上,磁北纬的海洋地震时临震电离层异常多于磁南纬,磁北纬的临震电离层异常多位于北侧,磁南纬的临震电离层扰动位于东南方位;陆地地震中,磁南纬的临震电离层扰动多于磁北纬,磁北纬临震电离层扰动多位于东南和西南,磁南纬地震扰动大部分位于南侧; (3)震源深度上,相对于浅源地震而言,中深源地震时临震电离层扰动高值区更围绕震中纬度一些;浅源磁北纬地震时临震电离层扰动多位于北侧和西北侧,磁南纬地震时临震电离层扰动异常位于东南方向;中深源磁北纬地震时临震电离层扰动异常多位于北、西北,磁南纬地震扰动多位于东和南侧。 本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了一些临震电离层异常,但其现象的统计特征和规律并不显著,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与地震相关的电离层扰动成因较为复杂,强度相对其它因素导致的电离层扰动较弱。当然,部分原因也可能与TEC数据分辨率不够及临震电离层异常出现时间、方位不确定等因素有关。 4.基于DEMETER卫星原位等离子体数据,开展了临震电离层扰动研究,获得了7级以上地震时的一些临震电离层异常特征。 基于DEMETER卫星Langmuir探针观测的电子数密度、电子温度、离子数密度及等离子体分析仪观测的H+密度、He+密度、O+密度、离子温度数据,分析了各参量的背景场特征,并在震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2级图像法、散点图法、参量随纬度变化、滑动中值法、空间插值法、空间差分法、梯度分析、相关性分析8种数据分析方法。 应用遴选出来的2种分析方法,对全球7.0级以上的地震进行统计,发现临震电离层扰动有如下特征: (1)异常时间:在分析范围的震前10天及震后2天时间内,均有电离层异常出现,异常个数出现较多的天数为震前5、6天和震前1、2天,震后1天出现异常的个数也相对较多; (2)异常范围:对于磁南纬地震,临震电离层异常出现最多的方向为震中东北,如果把东北、西北和北均归为北向,东南、西南和南均归为南向,那么北向明显高于南向;对于磁北纬地震,震中东南方向的电离层异常最显著,如也按上述方法累加的话,南向还是高于北向;异常空间距离上,基本没有发生在震中正上空的,大部分距离震中几度-20°范围内,部分异常超过20°;总体来说,电离层中的等离子体异常并不是位于震中的正上空,而是相对震中向磁赤道有一定的偏移; (3)异常参量:对于中低纬地震,电子数密度的异常多于电子温度,这说明在660km左右的高度上,电子数密度较电子温度对地震的响应要灵敏;对于中高纬地震,电子温度异常有所增加;电子数密度和电子温度的同步异常仅有3次,其中正相关2次,负相关1次; (4)异常幅度:临震电离层电子数密度异常幅度多在100%以下,部分超过100%;临震电离层电子温度的异常幅度小于电子数密度,小于65%; (5)异常特征:对于临震电离层电子数密度,正异常发生128次,负异常发生12次,对于电子温度,正异常发生15次,负异常发生9次,由此看来无论哪个参量正异常都明显高于负异常,说明在DEMETER卫星高度上,临震扰动以正异常为主。 5.对地震-电离层耦合机理进行了讨论。 关于地震-电离层耦合机制方面,本研究的统计和个例分析更倾向于支持垂直电场理论,用这种理论可以解释本研究发现的磁北纬地震扰动位于南侧、磁南纬的扰动位于北侧,并且根据E×B漂移理论正负异常的出现与扰动电场方向有关;但这种理论解释不了为什么统计分析中出现磁北纬地震有北向异常、磁南纬的地震有南向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