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向异性对硅钢片冲裁性能的影响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szm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硅钢是一种含碳量很低的硅铁软磁合金,已被广泛应用在电气元件的芯部部件上。由于轧制过程形成的各向异性使硅钢板在后续二次成形,特别是在冲裁过程中发现毛刺较大且有时冲裁圆形度不够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硅钢片生产效率和质量。为此,本文以典型的冷轧无取向硅钢50W800为研究对象,利用组织性能测试和有限元数值分析手段研究其各向异性性能及其对冲裁过程的影响规律。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针对冷轧无取向硅钢薄带设计加工三种不同取向角度(0°、45°、90°)的样品,0°方向为沿轧制方向,90°方向为法线方向,45°方向与轧制方向在同一平面内成45°夹角。探索其在不同应变速率(0.003s-1、0.006s-1、0.012s-1)下的力学性能和流变应力曲线。发现试样在同一取样方向不同应变速率下,随着应变速率的微增,其屈服强度σs和抗拉强度σb均呈微升趋势,但相差不大,断后延伸率δ则呈下降趋势。从同一应变速率,不同取样方向的工程应力-应变曲线看出,45°方向上的σs和σb明显高于其它两个方向,0°方向次之,.90°方向的最小,即冷轧无取向硅钢板带具有一定的各向异性。(2)基于单向拉伸实验数据,通过非线性回归和线性拟合,构建无取向硅钢片50W800在0°、45°、90°方向上的本构方程,为冲裁加工过程中材料变形和断裂失效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冲裁有限元模拟提供材料硬化模型。(3)通过观察分析不同方向和不同应变速率下的拉伸试样断口形貌发现:无取向硅钢片50W800的拉伸断口表现为以韧性断裂为主,韧性和脆性特征共存的现象。在取样方向相同时,应变速率越小,韧性断裂特征越明显,应变速率增大时,韧窝数量减少,解理台阶和解理面增多,在同一应变速率下,45°方向韧窝较其它两个方向少且深度较浅,90°方向韧窝数量多且较深,0°方向韧窝和解理面数量居两者中间。(4)提出了数值模拟圆形度和毛刺评判方法,基于50W800的有限元冲裁过程结果发现:模具冲裁间隙越大,所产生的冲裁毛刺也就越大。通过对不同冲裁间隙的模拟对比,发现12%t为硅钢片的最佳冲裁间隙。当模具间隙一定时,模具圆角越大,毛刺也会增大,通过模拟几种不同模具圆角,发现4%t冲裁毛刺较少,采用冲裁间隙12%t和4%t的圆角时,冲裁件毛刺最少且圆形度较好,尺寸和形状精度最高。
其他文献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广义系统理论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当今最重要的控制理论分支之一。广义系统以其强大的实际应用背景,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相对于正常系统,广义系统的丰富结构特征和特有性质都是源于其差分(导数)矩阵的奇异性。然而,由于实际系统中常常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致使广义系统的差分(导数)矩阵也像系统的其它矩阵一样可能出现参数摄动。同时,与传统的控制系统相比,鉴于具有更复杂结构和参数的变化,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元凶之一,如何消除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是世界医学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传统的插管治疗,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微创手术凭借创伤小、术后易恢复等优点成为医学研究热点。而将微创手术与血管机器人结合应用于人体治疗,逐步成为医学界研究主流趋势,具有极大应用潜力。本文对外磁场驱动螺旋血管机器人进行研究,为解决血管机器人驱动问题,文中采用一种较安全的三轴亥姆霍兹线圈作为磁驱动模块,综合考
联邦学习通过对分布在多方用户本地的数据进行协作学习,可以有效解决数据“孤岛”问题。在联邦学习训练过程中,用户之间只需要通过模型参数信息或者梯度信息来进行交互学习,而不直接接触其他客户端本地私有的数据。然而,联邦学习仍面临一系列的安全与隐私挑战,包括数据的成员推理攻击、模型窃取与投毒攻击等。本论文针对联邦学习中的数据隐私问题进行研究,由于联邦学习中用户需要在本地训练并将模型参数提交给服务器聚合,从而
随着科学与技术发展,云计算引起各行业学者广泛关注。云计算资源调度问题逐渐多机器化与多阶段化。如云计算模型中数据可由多个服务器传输,并且数据传输路径是可分为两阶段,外存储器传输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经过网络传输给用户,该模型是典型的多机器环境下的两阶段调度问题。目前,国内外对于多机器环境下的两阶段调度问题主要的研究目标为最小化最大完成时间,而以最大收益为目标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本文将研究多机器环境下两
在机器人抓取的研究领域中,生成待抓取物的抓取位姿是关键环节,如何在不同场景下稳定地生成精确抓取位姿是该领域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将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目标检测算法Faster R-CNN应用到待抓取物检测环节,并利用数字图像处理与抓取时力封闭的思想,提出一种面向二指末端夹持器的抓取位姿计算方法,通过实际抓取实验验证了整个系统的抓取效果。本文使用Faster R-CNN目标检测算法对待抓取物进行位置
比特币的火热使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其去中心化的思想收获了大批拥护者,吸引着大批学者和技术人员对区块链展开研究。但万物皆有两面性,区块链技术中让所有人参与并维护公共账本的关键特性也隐藏着弊端,即泄露用户隐私的问题。在区块链网络上,交易数据公开透明地暴露在其他人面前。为了保持交易中的隐私和机密性,同时仍然保持数据的不变性,本文在分析了现有的区块链隐私保护技术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
手术机器人在骨科上的应用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随着X射线、CT等医学造影技术的飞速发展,骨科疾病的诊断变得越来越容易,随之而来的便是针对不同种骨科疾病的治疗。近年研究人员开始针对不同的骨科疾病研发手术机器人,但是针对骨肿瘤疾病的手术机器人,采用影像引导机器人的方式进行骨肿瘤手术切除还没有人关注。这种方式具有微创的优点,这个优点既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也可以缩小患者的创口面积。本文针对影像引导的骨
当前,万维网上的大多数资源信息可以供人类阅读,但是,为了使软件可以理解和调用万维网上的信息和服务,需完成从当前万维网到语义网的转换。万维网上的大量数据仍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中,造成大量数据的语义无法精确定义。本体数据集作为语义网数据一种数据范例,定义了数据的语义,并致力于增进各类系统之间的数据同享。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高速发展,众多智能化系统被设计开发出来。然而,大量电商领域的客户服务仍主
全局光照一直是图形学和游戏领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也因为相关技术突破的难度较大、应用价值较高使之一直是图形学和3D游戏领域的研究热点。真实感和实时性是渲染技术追求的两大目标,难以兼得,不同算法往往根据渲染场景及侧重目标在二者之间实现最佳平衡。本文主要关注基于体素的圆锥追踪技术的实时全局光照算法以及基于光切的多光渲染算法。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实现一种基于动态的实时全局光照算法—基于体素的
当今社会,复合加工技术飞速发展,在复合加工领域,车铣复合加工技术是发展最为迅速的一门技术,相比较于传统的车床加工,车铣复合技术增加了旋转轴如绕X轴旋转的A轴,因此车铣复合不仅可以实现车削加工,也可以实现铣削加工,从而实现了联动加工。木工车铣复合具有多种优点,其调节速度快、加工时间短、加工效率高、一次装夹可实现多个面加工,因此木工车铣复合加工能完成多种多样的加工任务,实现三维立体化生产,车铣复合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