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生物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假体设计的不断更新、使用寿命的延长以及手术技术的日趋成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它不仅能减少患者的卧床时间,提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进度,还能有效减少由股骨颈骨折所带来的多种并发症。因此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临床不同手术入路进行的人工髋关节置换,量性比较改良前外侧入路与后侧入路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探讨两种手术入路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所收治的股骨颈骨折并接受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从中随机抽取120例病例,排除发育不良、缺血性坏死、关节炎、陈旧性骨折、多发性骨折、术后翻修等情况,其中男性69例,女性51例,年龄45岁-91岁。按手术入路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以髋关节置换改良前外侧入路作为观察组,髋关节置换后侧入路作为对照组,分别每组选取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合并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观察组:采用改良前外侧入路,患者健侧卧位,以大转子尖端为中心做弧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后至阔筋膜,切开阔筋膜后进入其下的滑囊,沿阔筋膜张肌肌纤维方向分开阔筋膜张肌及髂胫束,钝性分离臀中肌、臀小肌以及股外侧肌,使用三把髋臼拉勾呈三点状分别放在股骨颈内外侧及髋臼上缘,沿股骨颈基底部前面将关节囊U型切开,这样可以用手指触及并显露股骨头和股骨颈。切开关节囊后,剥离股骨颈,此时股骨头及其骨折面即可充分显露,用取头器取出残头,将髋关节屈曲、内收、外旋,并同时屈膝,将股骨颈基底部的截骨面朝向术野前方,至此,髋臼及股骨颈基底部的截骨面已达到充分的显露,即可进行人工髋关节的安装操作。对照组:采用后侧入路,以大转子顶点为中心,沿股骨干向远端延伸切口,近端向髂后上棘前方延伸,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后,切开阔筋膜,钝性分离臀大肌与阔筋膜张肌,显露股外侧肌,钝性分离臀大肌及深筋膜,屈膝、内旋髋关节,显露梨状肌、上孖肌、闭孔内肌、下孖肌。留置缝线牵引诸肌群,在以上诸肌转子尖、转子窝止点处切断,切开关节囊显露股骨颈。手指触摸小转子确定股骨颈截骨长度,旋转截断的股骨颈,显露圆韧带,组织剪剪断圆韧带,拔出股骨头,显露髋臼底,此时即可进行人工髋关节的安装操作。结果:根据两组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的方差齐性检验结果可知,两组的手术时间检验结果t=-0.699,P=0.486>0.05,因此改良前外侧入路与后侧入路在手术时间上相比没有明显差异(t检验,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检验结果t=-2.322,P=0.022<0.05,因此改良前外侧入路与后侧入路在术中出血量上相比具有显著差异(t检验,P<0.05),且由均值可得知具体表现为改良前外侧入路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小于后侧入路。结论: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时,前外侧入路与后侧入路是最常用的手术入路方式。在手术过程中,手术时间与出血量的控制,决定着手术的风险,对患者能否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相当重要。因此在保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基础上,用更短的手术时间、控制更少的出血量、更小的手术创伤,为患者的手术安全性提供更好的选择,是骨科医生共同追求的方向。在手术时间方面,改良前外侧入路与后侧入路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出血量方面,统计学差异还是很显著的,由均值可知改良前外侧入路的出血量明显小于后侧入路,这反映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后侧入路比改良前外侧入路的手术风险要高。因此,对于自身身体条件、耐受性较差的患者,可以选择应用改良前外侧入路术式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