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子叶节对氯化锂的敏感性研究及大豆GmDof11基因的遗传转化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qlog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植物的许多生长发育阶段,Dof转录因子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植物的基因组中包括许多编码Dof蛋白的基因:拟南芥中报道的Dof转录因子家族中基因有36个;水稻中报道的Dof转录因子家族包括30个Dof基因;大豆中报道的Dof转录因子家族中基因有28个。研究表明:大豆中GmDof4和GmDof11基因的过表达能够提高转基因拟南芥种子的总脂肪含量,同时也提高了千粒重(Wang等,2007)。   CAX基因家族被证明具有可以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离子抗性的潜能。研究表明:转到拟南芥中的GmCAX1基因是植物体内与Li离子等离子相关的逆向转运蛋白,它通过调节植物体内的离子平衡,从而调控植物的耐盐性(罗光佐等,2005)。   本实验将获得的pROK2-GmCAX1-GmDof11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GmDof11基因导入大豆中,一方面利用GmCAX1基因的耐锂性,用氯化锂作为筛选剂以替代传统的抗生素,化解了抗生素作为大豆转基因筛选剂的弊端;另一方面,选用GmDof11基因作为目的基因转入大豆中以期许提高大豆种子的总脂肪含量。此外,本研究还探讨了大豆子叶节对植物耐锂载体的敏感性,摸索了大豆遗传转化体系以提高转化率,并通过该体系将GmDof11基因导入大豆中并进行初步鉴定。   本实验获得主要结果如下:   1.转基因体系的摸索:本研究以2个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种子灭菌条件,萌发条件、诱导培养基、激素浓度对大豆子叶节再生的影响,以建立一个大豆子叶节高效再生体系用于大豆的遗传转化。结果表明,大豆种子灭菌以5~7h为宜;大豆种子萌发天数对丛生芽分化有影响,以萌发5d为宜;萌发培养基加入普通琼脂,并将大豆种脐朝同一方向摆放为宜;大豆子叶节丛生芽诱导时BAP的浓度为2 mg/L、丛生芽生根时IBA浓度以1.5 mg/L为宜。   2.子叶节对氯化锂敏感性的研究结果:88-1和猴子毛这两个大豆品种褐化的临界浓度分别为1.0mM和1.4mM;氯化锂不同浓度之间、基因型之间差异显著,即试验中注意不同基因型大豆对氯化锂反应的敏感性差异;大豆子叶节分化时氯化锂临界筛选浓度88-1为1.0mM,猴子毛为1.2mM;大豆丛生芽生根时的氯化锂临界筛选浓度88-1和猴子毛分别为0.3mM和0.2mM。   3.利用植物耐锂载体,用氯化锂作为筛选剂通过农杆菌介导子叶节的方法将GmDof11转入大豆88-1中,多批次试验后得到9株大豆转化植株并进行初步检测,共获得16粒种子。  
其他文献
  对地观测卫星的指标论证与设计应基于应用领域的观测需求以及观测需求满足度的效能评估分析,国际气象组织的对地观测系统效能分析与评估工具(OSCAR)主要功能是对地观测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环氧沥青是指将环氧树脂加入沥青中,而后加入合适的固化剂,在与固化剂发生固化反应之后形成不可逆的固化物。环氧沥青具有高强度与高刚性、优良的疲劳性、良好的粘结性以及耐久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utilize the results of a previously conducted experimental parametric study in the context of performance-based earthquake
会议
  由于国产卫星硬件水平的限制,且缺乏系统的在轨几何检校,光学一号高分辨率卫星几何定位精度较差,无控定位精度在近百像素,即便利用足够控制点的几何定位精度也难以达到1个像
  遥感试验场是实现遥感定量化应用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可用于开展遥感技术基础理论研究、技术试验、有效载荷指标的论证及评价、遥感图像质量的评价等研究工作。在地质矿产
会议
  对敏捷成像卫星同轨多条带拼接模式建立了几何模型,编写了仿真软件,以敏捷卫星的姿态调整能力为基础,工作模式为要求,计算得到各个条带的几何参数。根据这些几何参数,针对不同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装置,拥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中低温化是其目前及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而阴极材料性能是获得高性能单电池及电堆的关键。本文选取钴
  国外遥感卫星对在轨辐射稳定性长期监测与交叉定标方面已开展了多年的研究和试验,实施完成了系列任务。我国的空间基础设施有系列化的遥感卫星,实施遥感卫星高精度在轨自主
会议
The recent proliferation of the 3D reflection seismic method into the near-surface area of geophysical applications, especially in response to the emergence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