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度结构硬质合金残余热应力的数值模拟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gyh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主要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梯度结构硬质合金在制备过程中形成的宏观热应力,同时对于均质硬质合金内部微观热应力采用有限元方法中的单胞模型进行分析,并与Eshelby理论模型进行比较。为了验证模型和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利用SEM、XRD、EDAX等现代材料分析与测试手段,对梯度结构硬质合金的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必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渗碳制备了具有三层结构的梯度硬质合金,外层贫钴,中间层富钴,芯部为渗碳前的名义钴含量,该合金在硬度和韧性方面均优于常规的均质硬质合金。(2)通过定义弹性约束因子,运用修正的混合律,建立了梯度硬质合金的弹性本构关系,即得到了简化的体积比相关的复合材料杨氏模量表达式,同时采用简单的混合律得到两相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和泊松比表达式,该模型可以通过有限元软件MSC.Marc2005实现,计算表明:渗碳后硬质合金在温度从800℃下降到室温时,材料表面产生了压应力,在富钴区产生了拉应力,要使表面存在500-700MPa的压应力以阻止热裂纹产生,合金内钴的名义含量应在15wt.%以上。(3)采用材料常数随温度变化的弹塑性本构关系有限元单胞模型分析了均质硬质合金内部残余热应力。计算表明,增强相钴相内最大拉应力为1400MPa,基体碳化钨相内最大压应力为1064MPa;当钴相为非理想的椭球形状(这里为圆柱形)时,钴相内部有较大的等效应力(565MPa),且在应力集中处有塑性流动。(4)通过引入塑性约束因子,建立两相梯度复合材料弹塑性变形的本构关系,较之以前研究者们建立的塑性本构,该塑性本构模型的屈服准则是温度相关和体积比相关的,并可以通过有限元软件MSC.Marc2005实现,更符合客观实际,计算表明:相对于完全弹性,渗碳后硬质合金引入塑性变形时,最大轴向应力为750MPa,而最大等效应力为600MPa,下降了70%。(5)对于脱氮后得到的梯度硬质合金,采用同样方法,建立了弹塑性本构关系,分析制备时产生的宏观残余热应力,计算得出:表面两相区存在拉应力,向内逐渐过度到压应力,两相区最大拉应力为140MPa,而芯部最大压应力为120MPa。(6)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均质基体和梯度基体单层和多层复合涂层内部宏观残余热应力。TiC/Al2O3/TiN复合涂层温度从800℃下降到0℃时,在TiN涂层内以拉应力为主,在硬质合金基体内以压应力为主。另外,TiC涂层内,表现为拉应力,Al2O3涂层为一应力低谷,夹在两个高峰之间。(7)采用XRD方法测试了渗碳后梯度硬质合金表面宏观残余应力,与有限元计算有较好的符合。
其他文献
据医学空间网1月12日报道,实验及临床研究显示,复方鳖甲软肝片通过多环节、多靶位,发挥出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基于代理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相结合的视角,利用2007--2014年间我国沪深两市679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强平衡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研发投入在董事会治理与企业价值之间的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通过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ngiotension Ⅱ Receptor 1,AT1R)介导NADPH氧化酶(NADPH oxidase,Nox)/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se,ROS)信号通路激活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下调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
<正> 笔者提出“文化元典”概念,用以称呼各文明民族的首创性文本.本篇讨论这种特殊文本的内涵、外延及产生的历史背景.(“文本”又称“本文”,指由书写固定下来的话语,构成
实现氢的高效、经济、安全储/运是氢能利用的关键环节。化学储氢因其在存储密度、能效及安全性等方面颇具技术优势而备受关注。具有较高重量储氢密度的配位氢化物是当前化学储
介绍厦门市净菜进城的现状,并提出加强宣传教育,法制法规的建设,同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保证净菜进城工作的顺利实施.
动载试验是评定桥梁结构动力稳定性能和运营状况的重要方式。文中介绍了国内首座不等高三塔双斜面索全漂浮体系斜拉桥--岳阳洞庭湖大桥动载试验方法和过程,通过对该桥固有模
一项调查显示,目前青少年群体心理问题较普遍,专家建议心理教育尽快走进课堂。据了解,中国精神疾病患病率在逐年提高。调查发现,青少年群体中,小学生有10%~20%存在心理问题,有
耐磨涂层能够显著提高缸套耐磨性、抗蚀性以及延长使用寿命。随着耐磨涂层在缸套上的广泛应用,如何检测与评价涂层性能,预测涂层的寿命成为制约涂层技术进一步应用的关键性问
设备在服役期间内的安全性、可靠性与可维护性是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监测设备状态并实施基于状态的维护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因此设备状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