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4月-2010年5月和2010年12月-2011年8月,对山西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的笼养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种群分阶段进行综合丰容和分组丰容实验,同时采用焦点取样法、瞬时扫描取样法以及全事件取样法对每个实验组内褐马鸡的行为进行观察,通过比较不同丰容组间褐马鸡行为的差异,探讨不同笼养环境、饲养方式对褐马鸡行为产生的影响,对此次丰容效果进行评估,同时为以后开展更大规模的野化训练和再引入工作提供更好的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基本构建了笼养褐马鸡的描述行为谱,在以往行为研究基础上,根据行为的功能性,共定义描述56种行为,分别为停歇、警戒、整理、取食、运动、繁殖、社会、异常行为8大类,其中正常行为7类52种,异常行为2类4种,除沙浴、取食、理羽、饮水等行为在前人研究中有所涉及,其他多种行为均为首次报道,特别包括机械行走、过度整理、空啄以及啄羽在内的4种异常行为是在笼养褐马鸡群体中首次发现并详细描述。 根据褐马鸡行为的结构、特征及功能,制定了褐马鸡的PAE行为编码以及编码全谱。其中姿态编码(P码)9种,动作编码(A码)6类39种,环境编码(E码)4类15种。在只考虑现有观察强度下某种行为是否表达,而不涉及行为在个体中发生频率的前提之下,将性别、年龄、繁殖状态与行为结构编码P码、A码、E码结合,共同编入PAE编码行为谱中,制定了包含不同时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笼养褐马鸡个体的PAE编码全谱。综合丰容阶段,丰容组与对照组相比,在行为时间分配上存在显著差异。丰容前期两组褐马鸡异常行为差异不大且表现强度均较低,后期对照组异常行为显著高于实验组(n=3,p<0.01)。整个丰容阶段,丰容组的实际行为多样性高于对照组。休息相关、探索相关、取食相关、社会相关行为以及异常行为的日节律变化图上也能看到明显差异。 分组丰容阶段,随着丰容措施的逐步实施,环境丰容组与投食丰容组的活动性行为时间分配在各个丰容阶段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三组褐马鸡群体的探索相关行为在各个丰容阶段有相同的变化规律,但是两个丰容组探索行为整体趋势明显高于实验组;取食相关行为在各个丰容阶段没有明显的规律;两个丰容组异常行为表达强度低于对照组,且在丰容后期,这种差异更加明显。将整个丰容阶段综合起来分析,发现环境丰容组在取食、运动、繁殖行为的时间分配显著高于对照组,警戒行为显著低于对照组,异常行为极显著低于对照组;投食丰容组取食行为时间分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警戒行为与异常行为显著低于对照组,停歇行为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丰容的进行,环境丰容组的实际行为多样性逐渐升高,投食丰容组先升高后降低,对照组的实际行为多样性则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