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钟嵘首次提出陶渊明是千古隐逸诗人之宗,此后陶渊明便被后世人们看作是世外高人,然事实并非如此。在陶渊明被当作隐士被人们接受的同时,就有许多人指出他并非真正的隐士。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钟嵘首次提出陶渊明是千古隐逸诗人之宗,此后陶渊明便被后世人们看作是世外高人,然事实并非如此。在陶渊明被当作隐士被人们接受的同时,就有许多人指出他并非真正的隐士。本文试图将陶渊明与之几乎同时的七十三位隐士作比较,揭示其并非真隐士的真实面孔。本文主体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隐士概论。主要探讨了隐士的四大特征:首先是遁迹山泽,不问世事。隐士们多把深山老林作为自己的隐居地,不再过问人间的是是非非,尤其是对于政事的关心;其次是拒绝征辟,追逐高名。对于当官,隐士们的态度一般都很鲜明,那就是严词拒绝。他们都是高洁傲岸之人,黑暗的官场只能束缚他们的身心;再次隐士们都是有才之士,无论是在文化传承还是政治方面,他们都表现得相当卓越;最后隐士们多是些清心寡欲、追求闲适之人。他们行事超然绝俗,生活上追求自身的适意,主动捐弃所有,选择贫困。第二部分把陶渊明与隐士们相比较后得出结论:从表面上看,陶渊明是具备隐士元素的一个人,这也是历来人们都把他当作一个隐士的原因。第三部分是文章的“重中之重”。首先是陶渊明在仕隐挣扎后最终选择了回归,这与隐士们拒不为官形成鲜明的对比。接着论述他“归隐”之后仍然心系国家,不忘政事;再次陶渊明性格方面多豪放而少“静穆”,待人热情似火;最后是他“归隐”后生活的不同:包括居住地、贫困生活的无奈及用诗文来抒发己志、史诗般地描绘田园生活的独创。总体来说,陶渊明与隐士们相比:他更真实,更平易近人,他跟普通人别无二致。他的“归隐”不如说成是“归田”更符合他的身份,他并非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隐士。
其他文献
新时期的中国女性诗歌在中西方女性文学的交融碰撞中前行着.该文在考察这期间女性诗歌的特点时,结合具体的历史社会语境,从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首先,在本土语境下,从
施叔青是台湾文坛上的一位重要作家,十七岁即以处女作《壁虎》震惊四座,四十余年来创作不辍,从未冷场,并不断推出新局.遗憾的是,虽然她的才气在台港广为人知,在大陆却没有得
“安史之乱对于诗歌来说,不只是在内容上,更主要是在心理上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研究“安史之乱”中的诗歌创作,对于理解盛唐到大历乃至中唐文学的转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要:随着数字信号处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多媒体设备进入了数码时代,数字媒体能够被完美的传输和复制。传统的数字加密方式不能很好的保护数字产品的版权,数字水印技术成为解决版权保护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针对多媒体版权保护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数字水印技术的版权保护管理系统,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模型、结构框图以及主要技术方案。 关键词: 数字水印;版权保护;版权保护管理系统;主动数据库 中图分
为了分析运城盆地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对运城盆地地下水开采井进行了全面的收集,并对地下水按深度进行开采强度分区,认为运城盆地地面沉降主导因素是地下水超采.
近年来,随着我地农村人员大量外出务工,剩余劳动力减少,直播玉米面积有所增加,导致玉米植株偏高,加之我地自然灾害(大风、雨涝)频发,高秆玉米倒伏已经成为制约玉米产量的重要
否定应答语是否定在言语交际中的一种体现。相对于肯定应答而言,是一种有标记的应答形式,目前对否定应答形式的研究较少,仅限于描写。否定应答语在话语交际中属于不合意性应答,相
“新诗现代性”是中国现代新诗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自从五四时期提出以来,它不仅是当代诗歌批评用以评判作品的核心准则,而且也是理解各种新诗史建构过程的一个入口.该
艺术语言的意指是属引申意指,它是与科学语言(普通语言)的直接意指相对应而提出来的。艺术语言的引申意指是由艺术语言的符号系统决定的,从语言的本体看,艺术语言属于言语范畴,从
深航飞行员公寓地下 2层 ,地上2 5层 (裙房 3层 ) ,总建筑面积6 9787 8m2 。该工程 3层顶板采用了厚板结构转换层 ,板厚 2 4m。该层框架柱柱网尺寸为 10 4m× 10 4m和 9 6m×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