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传播通讯技术的改进及交通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不同社会文化间的人际交往.与此同时跨文化交际失误的事例愈加层出不穷.此现象多有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同文化的人们享有不同的语用规则.因此,交际者若想在跨文化交际中取得成功,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目标语的语用能力.当然这里目标语将专指英语,因为英语是一门国际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举足重轻,而且是多数中国学生的第一外语.由于语用规则的不同是多数跨文化交际失误的根源所在,因此,作为未来的跨文化交际者的英语学习者应当努力了解其差异,掌握尽可能多的英语语用规则.为了满足学习者的这一需要,及证明不同的文化的确在语用规则上存在着差异,第二章回顾了三种主要的言语行为:称呼,道歉和恭维.首先这三种言语行为颇受语言学习者的关注,其次,它们也是人们研究最深入的三个方面.第三章首先介绍了Helen等人进行的一项关于恭维语的应答语的调查研究.通过此研究,Helen等人发现英国人和中国人在回答别人的恭维时倾向于采取不同方略,而且对同一方略两国人可能做出不同的评价,并通过分析指出是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导致了这些差异:英国人注重一致性准则,而中国人更看重谦虚准则.第三章接下来的部分介绍了作者本人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旨在证明中国的高水平英语学习者是否具有令人满意的英语语用能力.此研究借用了Helen等人的调查问卷,对58名哈尔滨工业大学大二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学生进行了英语问卷调查,并将得出的数据与Helen等人的相关调查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问卷采用Likert五分评分法计分,用t检验验证差异显著性,通过定性及定量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即使是相对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也不具有令人满意的英语语用能力.因此接下来就有必要谈论语用能力的培养问题.第四章着重探讨了教师在培养学生语用能力时应注重的三方面:培养学生语用规则相对性的语用意识;明确讲解具体的英语语用规则,并同时结合差异原因分析,如不同的文化价值观;提供一有力武器—描写,解释与评价,此武器将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跨文化实际交际中去自行探索差异,应付矛盾,总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