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SiAl复合结构设计及其吸波防腐性能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juan119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技术的急速发展,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也引起了诸多的电磁污染。而开发高效的微波吸收材料是解决此类电磁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吸波材料在酸性、碱性、盐雾等复杂应用环境下,会出现腐蚀、老化等问题,从而降低其吸波性能。因此,发展集高效吸波和防腐性能于一体的复合材料是当前研究重点之一。本文以片状FeSiAl磁性合金为基体,针对其介电常数过高,阻抗匹配较差的特点,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制备工艺,以期获得兼具优异防腐和高效吸波的多层级复合结构。并深入研究片状FeSiAl以及FeSiAl基复合结构的吸波和耐腐蚀性能,明晰其内在机理。论文具体工作如下:1.采用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技术(CCVD),成功合成FeSiAl@C复合结构,之后测试FeSiAl@C复合结构的电磁性能。测试结果说明,通过合理的碳包覆工艺,能够降低FeSiAl@C复合结构的相对介电常数,有效提升其阻抗匹配能力和吸波性能。但是,当碳包覆温度太高(500℃)时,会在片状FeSiAl表面长出碳纳米材料,提升了导电能力,使FeSiAl复合结构的阻抗匹配进一步恶化,几乎完全丧失微波吸收性能。2.针对碳包覆中出现的问题,先利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FeSiAl@Al2O3(FA)复合结构,再联合CCVD技术合成多层的FeSiAl@Al2O3@C(FAC)梯度无机复合结构。复合材料的电磁性能结果表明,FA和FAC复合结构的介电常数明显降低,阻抗匹配和吸波性能都得到了显著地提升。具体来说,FAC复合结构,在0.5-5.0mm的厚度范围内,FAC-9的有效带宽为8.6 GHz。在6.8 GHz频率下,在2.5 mm的厚度时,其最大反射损耗能达到-45.7 d B。然后,深入研究了FAC复合结构的吸波机理。首先,FAC梯度无机复合结构通过降低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提升了样品的阻抗匹配,增强其透波能力。其次,梯度多层结构具备丰富的界面,能够提供多重界面极化,增强损耗能力。此外,梯度结构优异的磁性能以及涡流效应、电导损耗等损耗机制也为FAC复合结构的微波吸收性能做出了贡献。3.利用电化学腐蚀分析法研究了FeSiAl基复合结构在5 wt%Na Cl溶液下的抗腐蚀性能,进而深入了解它的防腐规律并明确其防腐内在机理。通过电化学测试,得出FAC梯度无机复合结构的腐蚀电流密度和腐蚀速率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遏制。具体来说,FAC-9的腐蚀电流密度从3.65μA/cm~2降低为1.09μA/cm~2,腐蚀速率从1.02×10-12m/s减小到3.04×10-13m/s,这表明了Al2O3和C壳层有助于提升片状FeSiAl的耐腐蚀性能。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Al2O3-C的梯度无机外壳构建了一个物理屏障的保护层,起到防腐的阻碍作用,阻隔了腐蚀介质中的电荷传输,从而有效提高片状FeSiAl的抗腐蚀性能,提高其吸波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其他文献
电子动量谱学(Electron Momentum Spectroscopy,EMS)以其能够同时测量物质中电子态的能量分布和动量分布的优势,而发展成为研究物质的电子结构和电离机制的强有力的工具,是当前物理与化学、生物、材料、医药等多学科交叉的前沿领域之一。本论文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用电子动量谱学对分子芯轨道及电子关联效应、扭曲波效应、化学位移等基本物理化学问题的研究和电子动量谱仪的更新换代(即数
在经济和科技都在迅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中出现了种类繁多的电子产品,这些电子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军工、教育、医疗等方面。对于繁琐、机械的工作,电子产品可以帮助人们减小工作量、降低时间成本,方便了日常生活。由于电子产品一直在更新换代,就会出现大量的废旧电子器件。这些废旧电子器件既占用空间、污染环境,还带来了信息安全的问题。因此,需要对这些电子产品中的芯片进行处理。目前,大多数的芯片是由硅材料制备而
高功率微波具有波长短,穿透性强等优点,在国防军事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对抗、电磁脉冲武器等。其中高功率微波技术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高功率微波源。当前,实现核聚变的托克马克装置中用到的电子回旋共振加热(ECRH)需要横向输出能量的回旋振荡管。但是随着频率和功率要求的提高,回旋管的工作模式阶数也越来越高,而且是高阶旋转极化模式。但高阶旋转极化模式不适合远距离低损耗传输,并且由于回旋管需要横向输出能量,所以
表面贴装(SMT)是将电子元器件通过回流焊或波峰焊等方法焊接在制作好的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表面的技术,Sn-Pb合金曾因其诸多优点而被作为可焊层广泛应用于SMT领域之内,然而由于金属Pb具有毒性,严重威胁了人体健康与环境安全,RoHS指令与WEEE指令严格限制了金属Pb的使用,因此需要寻找一种Sn-Pb合金的替代品。SnAgCu三元合金熔化温度低,与无铅
三维集成封装在电子封装领域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三维集成封装的工艺步骤中,键合技术为关键工艺之一。如何将基板之间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相互连接、保持牢固的键合并根据需求实现键合层的绝缘或者导通已成为三维集成中的关键问题之一。金锡合金作为一种常用的引线键合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封装中,其具有键合温度低,键合强度大,气密性好的封装特点;而在绝缘介质键合中主要以有机聚合物为代表,苯并环丁烯(BCB)作为
原子核高自旋态研究是核物理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前沿领域,它为人们认识和理解核结构、核形状、核子耦合等特性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本论文内容为研究137La、138Pr和98Sr的高自旋态结构特性。对137La和138Pr高自旋态的实验研究是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上进行的,分别通过重离子融合-蒸发反应130Te(11B,4n)与128Te(14N,4n)来布居137La与138Pr
近年来拓扑半金属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一系列的拓扑半金属得到了理论预测和实验验证,如狄拉克半金属、外尔半金属和节线半金属。它们在费米面附近都具有典型锥形色散的能带,如Cd3As2、Na3Bi、Ta As,属于所谓的第一类拓扑半金属。此外,还存在另一种类型的量子材料,被称为第二类拓扑半金属。第二类拓扑半金属的典型特征是材料内的洛伦兹不变性被破坏,导致锥形色散发生强烈倾斜。第二类拓扑
由于网格依赖性,有限元法在计算一些大变形和移动边界问题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一些发展比较成熟的伽辽金型无网格法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些困难,然而它们需要使用背景网格进行积分,对于大规模问题计算效率较低。本文采用的无网格局部彼得洛夫-伽辽金法(MLPG)具有完全不需要网格、计算速度快和精度高等优点。本文在这种方法的框架内提出了计算非线性材料大变形问题的计算方案,并得到了算例验证,主要工作如下:1.对MLPG法
高斯和是数论中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工具。而高斯和明显表达式的计算是一个重要却又十分困难的问题,不仅在数论和算术几何中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在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组合学与试验设计等方面有实际的应用。从高斯本人开始,就有许多数学工作者致力于决定高斯和值的研究。可是,能够明显决定高斯和的情形很少。目前,学术界有两个研究方向:一是当高斯和的次数较小时,利用低次数域相对简单的算术性质,决定高斯和的明
螺旋线行波管因其频带宽、输出功率大,在电子对抗、卫星通讯等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工艺水平的提升,螺旋线行波管的工作频率提升到了V波段,V波段空间行波管在通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研究V波段螺旋线行波管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V波段(52GHz~62GHz)螺旋线行波管开展研究,完成了互作用电路和电子光学系统的设计。V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高频结构的研究。首先,研究了不同结构尺寸对高频特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