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大学老校园的建筑文化研究——以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为例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un9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选题是基于对我国当今大学校园建设热潮中老校园建筑文化问题的关注。研究以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为具体的案例,通过对这个典型的中国大学老校园的规划与建设过程的全面回顾,以及对大学老校园建筑文化意义的深入剖析,揭示出作为“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建筑文化对当地城市和环境在文化上的重要意义,而这种“场所精神”往往是大学因强调自身的相对独立于社会空间的品质而显示出的独特价值。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公众参与”这一有助于改进以往大学校园规划过度依赖政治决策之不利的方法,并将其作为保护和提升大学老校园建筑文化过程中的一种可能的出路与应对策略。   全文由六个章节组成,在第一章,作者强调了老校园对大学建筑文化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当今中国大学校园快速发展过程中老校园未来发展命运的担忧,同时,介绍了选择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作为个案研究的缘由。第二章,作者以史料为基础,对南大鼓楼校区校园的发展演变过程做了全面的回顾,系统地研究了南大鼓楼校区“三条轴线”的规划思想与设计手法。通过对这一典型个案的深入分析,作者在第三章对我国大学老校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性的思考,并归纳出其核心的问题,那就是对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意义认识之不足。因此,在论文的第四章,作者对作为“场所精神”的校园建筑文化的意义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强调其对地区建筑和城市的文化产生的重要影响。为此,在第五章,作者针对性地提出了“公众参与”这一保护与提升大学老校园建筑文化的策略性方法。最后,作者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工作和核心思想,并对公众参与的大学校园建筑文化,以及南大鼓楼校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其他文献
学位
营建是建筑的生成过程,深入理解中国古代营建及其组织制度、背景,是我们正确而深刻地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对于建筑史而言,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传统建筑达到唐宋高潮的前夕,是继
座龙寨位于广西北部的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南端,是一个保持较多原生文化、空间结构较完整的典型侗族村寨。在特定的地理因素、侗民族传统的村落选址观念、不同民族的历史文
城市是人类生产和活动的主要聚居地,城市环境的舒适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生活的满意度以及城市未来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使生态安全问
当代城市发展的突出特征,本质上鼓吹多元文化的合作用力;现象上标榜视觉形象的特异化。前者表明推动城市发展的异质因素不断增多,作用方式日趋复杂,但最终可内化为人、自然与城市
我国正处在政府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发展、国土空间格局不断变动的时期,2011年6月公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不断协调与整合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经济、人口、资源等方面,具
2012年“城市收缩”现象引起广泛关注。有关领域归纳、预测急速城市化进程中以经济为中心宏观自恋的粗放操作方式招致的城市结构、文化结构、生活方式全面崩溃。而当今设计者
今天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历史遗产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宝贵的和不可再生的财富,因此都有将它尽可能多地保留下来的意愿。但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经济各
随着世界航空运输业的发展,航空市场开始走向全球化、联盟化、私有化和自由化,并在竞争中联合。航线、航空公司的结构调整使民用航空的发展进入了崭新的一页。枢纽辐射式的航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建筑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是,建筑的造价也在日益攀升,许多国民并不能盖起房子。那么,能否建造低技、低造价的优秀建筑成为本文的研究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