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使用中的文化认同建构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s456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环境下的多元文化的发展,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越来越成为各学科研究的热点话题。涉及的领域可以是人类学、心理学、文学和语言学。作者选择的研究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诠释具有双重文化背景的美国华裔的文化认同。因为美国华裔文学作品本身是一个多元文化语境下的跨文化交际的话语文本,它传达了具有模糊身份的华裔的在西方主流话语下,华裔对自己以及本民族的身份的寻求和文化的认同。海格德尔认为“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人永远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人性的本质结构在于其语言性。伽达默尔也提出“语言是人与世界的本质关系”,语言是一种世界观,人通过语言而有了一种对世界的态度,看法或观点。因此,语言是寻找文化认同最本质的要素。 本论文从Scollon跨文化交际语篇分析和Searle的言语行为的角度对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中母女文化身份进行了研究。语篇分析和言语行为都强调语言使用的重要性,通过对不同含义的语篇系统下的语言使用的言语行为分析,能够很好地把握从中透视出的文化信息,从而很好地分析和推导出小说中两种典型人物即母亲和女儿具有着不同经历和背景地两代人不同的文化身份认同。论文选取华裔文学文本《喜福会》作为研究的对象,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将文本中母亲与女儿,母亲与母亲,女儿与女儿之间的会话放入语篇中,通过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具有深厚中国背景的母亲一代的文化认同和女儿一代具有双重语篇的文化认同。研究的理论框架立足于Scollon的语篇系统结构即:语篇形式,面子系统,意识形态,和社会化四个方面,以及Searle对言语行为的五大分类:断言式,宣称式,承诺式,指令式,表情式。通过分析,在不同的语篇系统中,母女的话语反映了她们的不同的文化认同。母亲一代虽然移民美国社会,但在美国功利语篇中仍然通过组建麻将俱乐部,穿中国衣服,说中国话等语篇形式趋向于中国文化认同。而女儿一代具有双重语篇背景的文化认同显得多变而复杂,在美国功利
其他文献
办公室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性质较为特殊,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关系密切。办公室工作内容较多,涉及的工作人员较多,同时工作责任重要,一旦出现工作失误就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大型企业的发展进步,国企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国企办公室管理工作的难度,也给国企办公室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本文介绍了人民币加入SDR的概况,重点阐述了加入后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提升了人民币国际影响力、推进了其国际化进程,促进了金融体制改革,经我国不断努力,人民币
本文在参考各位学者对非范畴化以及名词非范畴化所作的研究基础上,对名词的非范畴化现象作了进一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研究目标是通过对名词非范畴化现象的详细描述、分析和
目的分析在基层医院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开腹切除术与腹腔镜切除术的不同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至12月收治的78例患有阑尾炎的患者为主要对象,根据患者手术
随着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通讯设备及科技的日益完善和发展,以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终端服务为核心业务的电子银行业务逐渐走进大众的视线,作为近年来最重要的金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北京话中的被动标记“让”和“给”,以往的研究多将两者放在汉语“使役兼表被动”的框架下进行研究,本文希望通过对“让”和“给”的个案分析来加深对汉语“使
<正>人力资源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规范的招聘工作,是保证企业选人、用人科学性和高效率的基础。一、招聘工作中必须遵守三个原则。首先,必须具有前瞻性。要始终关注企
目前,全球化对跨文化交流提出了迫切要求,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其地位和重要性也日趋明显。经历了长时间的文化输入,我国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于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实现
随着我军信息化作战水平的提升,装备维修效率的提升将成为决定战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随着通信装备功能的增强、复杂性的提升以及造价的增加,使得训练的成本和难度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