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衔接方式运营匹配性评价及方案优化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060798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综合客运枢纽是实现大量客流通过多种交通方式转换的场所,也是城市内外交通联系的纽带。伴随着铁路枢纽的快速发展,铁路枢纽与市内交通的衔接逐渐发展成为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所承担的使命之一,在未来城市综合运输体系中,高速铁路和市内交通都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责任,而两者之间的衔接必将直接影响城市综合运输的效率。研究枢纽旅客运输协调和衔接时间关系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所属区域的客运交通运输网络的高效运转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基于单种运输方式特点,研究各单项运输方式在不同线路条件下的运输特点,并对各单项能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验算;并依据双层logit模型求解出各项衔接方式的分担客流,为研究衔接方式间的换乘衔接问题提供依据;通过定义运能匹配的概念,研究衔接方式在运能组织方面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综合,得到枢纽综合运能匹配度指标;另一方面则考虑衔接的时间性指标,计算乘客到达衔接方式所需走行时间,以及旅客在换乘某种衔接方式所需等待时间,与通过相关模型计算出的最优时间进行比较;最终基于前两项指标对衔接方式的运营计划进行优化,同时建立了考虑运营费用的枢纽运输能力协调双层规划模型。  (1)铁路客运综合枢纽单项能力研究。通过综合枢纽的定义;分析研究枢纽内衔接交通方式的能力的组成,一般包括:铁路输送旅客能力,城市轨道交通输送能力,城市公交乘客输送能力,出租车及私家车疏运能力,在此基础上引用相关文献,确立了各单项能力的计算方法。  (2)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各项衔接方式运能匹配研究。分析枢纽内换乘种类及各项能力,重点研究铁路与城市轨道、铁路与市内公交、城市轨道与市内交通换乘衔接的能力匹配问题,从运能匹配的角度着眼能力衔接问题并进行研究。  (3)铁路客运综合各项衔接方式时间衔接有效性研究。依据铁路到站车辆时间分布,与衔接方式的运营间隔,采用与之相对应的方法计算衔接时间,并给出衔接时间的模型公式,最后在综合算例部分给出了实例计算分析。  (4)衔接方式的运营方案优化方法研究。针对运能及时间衔接两项得到的衔接方式的运营计划会存在差异,利用文中优化方法综合考虑并进行协调,在满足各项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提升系统运营效率。  (5)建立考虑运营费用的衔接方式组织协调双层规划模型。目标是在考虑乘客费用的同时,以一定的权重给予运营成本适当考虑,这两者的差别体现在上层网络的权值上。
其他文献
光纤传感器具有易于复用、不受电磁干扰、绝缘性能高、 防爆性能好、耐腐蚀等优点,随着光纤通讯技术的发展而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其中,光纤F-P传感器和光纤FBG传感器是光纤
二次谐波非线性过程在光学发展史的巨图上曾经画过很浓重的几笔,现在还在继续描绘着物理学的蓝图。1961年Franken等人进行了红宝石激光倍频的实验。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
温度应力计算分析是CRCP配筋设计的基础,国内外在CRCP的温度应力分析方面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CRCP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但现有方法尚有明显不足,均只局限于对单一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正常、有效地运行不仅取决于道路、车辆和场站等物资技术设施条件,更有赖于城市公交线路网的合理规划以及科学有效的运营管理。只有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公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长距离,高速度光通信成为发展的主要目标。但是由于光通信系统中的噪声的不断积累,由此产生的误码会越来越多,因此FEC技术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技术。研
本文是在激光云纹干涉法测试航空高温合金材料的断裂韧度的基础上,对实验中所采集到的三点弯曲云纹干涉条纹处理进行的计算机自动识别的研究。 首先通过三点弯曲激光云纹干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时代下,企业为了自身竞争力的提升越来越重视企业人员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而员工对绩效考核满意度的评价则会反馈于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员工对绩效考核
光纤传感器具有绝缘性好、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等特点,在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国防等领域广泛应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其分布式和长距离的特性使得它在
当前火电厂生产运营离不开热控自动化控制系统,因此火电厂的高效正常运行离不开稳定、安全的热控自动化控制系统.本文基于现实情况,从热控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备调试与安装两
契约式教学是一种以学习契约为媒介的教学组织形式,被认为是“最适合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工具之一”,对于研究如何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成功的学习者有很大的意义.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