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波动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基于金融发展视角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fory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主要国家汇率波动成为常态,剧烈波动的汇率容易给一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和风险。在此背景下,如何破除汇率制约发展因素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是各国政府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从现有研究来看,诸多学者逐渐认为一国的汇率波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能会受到金融发展的影响,在汇率和金融发展两种制度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体系能够影响开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因此,基于现阶段人民币进入有升有贬、双向波动新常态的事实,厘清汇率波动与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对正处于汇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改革的我国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也能够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政策启示。据此,本文运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探究汇率波动在不同金融发展阶段对一国(地区)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本文研究发现:(1)随着金融发展程度的加深,汇率波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U型关系。当金融发展水平低于0.94时,一国(地区)汇率波动幅度增大会抑制经济增长,当金融发展水平高于0.94时,一国(地区)汇率幅度的增大则会促进经济增长。就中国而言,我国近年来金融建设卓有成效,已于2019年迈过了全样本的门槛值,但金融发展平均水平仍然低于门槛值。(2)从金融发展的分指标来看,无论是金融规模还是金融活动,都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能够显著缓解汇率波动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但是相比金融规模,金融活动能够发挥更强的平抑作用。(3)不同收入国家间汇率波动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具有显著差异,高收入国家(地区)存在发生非线性转换的金融发展门槛值,非高收入国家的汇率波动则始终抑制经济发展。(4)贸易规模、外商直接投资和通货膨胀是汇率波动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汇率波动幅度增大会减少贸易规模、降低外商直接投资,从而抑制经济增长,同时也会适度提高通货膨胀水平,进而促进经济增长。(5)金融发展一方面可以缓解汇率波动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消极影响,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则会削弱汇率波动对通货膨胀的促进作用,有碍经济发展。研究的政策意见在于:(1)在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货币当局应警惕人民币汇率过度波动的风险,加强预期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2)我国应协调推进汇率市场化与金融发展进程。一方面,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增强企业抵御汇率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均衡发展国内金融市场的基础上,逐步有序扩大汇率浮动区间,从而发挥汇率在调节宏观经济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3)加强“一行两会”的协同监管,并针对宏观金融风险建立预警和响应机制,从而准确评估金融发展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风险冲击。
其他文献
2013年6月,我国商业银行出现大规模“钱荒”现象,严重的内部资金周转问题导致各银行流动性普遍不足。而我国80%的社融资金通过银行体系周转完成,银行流动性危机导致整个金融体系呈现流动性紧缩的状态,进而使我国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被严重弱化,国内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异常严峻。对此,中央政府高度重视金融系统流动性问题,并将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维护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
学位
加快数字化发展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着力点和有效途径。2020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新要求。浙江省作为最早开始数字化建设的数字经济强省,是我国数字化发展的先锋和代表。对浙江省数字化发展进行统计分析,深入了解全省数字化发展情况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利于推动浙江省数字化高质量发展,也可为其他省市数字化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基于浙江省数字化发展的相关
学位
当前,我国致力于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在此背景下,企业如何实现绿色转型至关重要。绿色创新成为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渠道之一,多数企业在该领域加大投入。绿色创新投入作为一项企业风险投资活动时刻影响着企业的违约风险。若企业在其合理配置闲置资金的基础上,加大绿色创新投入,重视实质性创新,则可以增强企业总体实力,降低其违约风险;若企业为套取政府绿色补贴而进行策略性创新,则会挤占企业实体投资,加大企业违约
学位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各主要国家纷纷聚焦于发展数字化,抢占数字经济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数字化转型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全球大部分企业开启了数字化转型进程,我国也不例外。当前,我国正处于数字化发展的重要阶段,相继出台了各项政策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我国经济运行正
学位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系统性风险成为学术界和各国监管部门共同关注的焦点。我国金融系统以银行业为主导,目前国内大部分融资来自商业银行,这使得我国金融系统的风险大部分集中在银行体系。近年来,“钱荒”事件的频繁发生,意味着我国银行流动性问题日益严峻。商业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和实体经济的重要纽带,银行发挥流动性错配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流动性。然而,银行过度流动性错配会使其自身流动性水平下降,银行将面临流动性
学位
根据新结构经济学最优金融结构理论,中小银行发展所推动的银行业结构变化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在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企业出口,相关行业的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加剧的情况下,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缓解作用理应更加凸显。然而,中美贸易摩擦同样给中小银行的经营带来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中小银行还能否有效发挥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缓解作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中美贸易摩擦日趋常态化,在这一新环境下考察中小银行发
学位
金融科技浪潮下,商业银行数字化经营能力得到大幅跃升,其安全与效率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商业银行主动拥抱金融科技,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融入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不仅可以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改变传统的信用风险定价方式,还可以促进业务模式创新,实现商业银行各部门联通,这些很有可能会对商业银行效率产生重要影响。目前,鲜有文献对银行层面金融科技进行研究,并探究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生产经营效
学位
金融体系建设以及资本市场壮大需要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特有的信息优势,促进理性投资,降低市场波动。机构投资者具有强烈的寻找公开信息或私人信息的动机,同时有能力组建专业的信息分析处理团队,因此,机构投资者更容易处于信息优势地位。从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发展来看,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抱团行为已经成为屡见不鲜的事实,这符合以信息分析与合理利用为基础的价值投资趋势,但公募基金的信息优势是否来源
学位
我国加入WTO以来,根据货物贸易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出口总量以及总额在全球遥遥领先。尽管我国对外贸易还是以出口贸易为主,但是进口贸易尤其是进口中间品进口,在近年来发展迅速。不可忽视,随着全球数字化发展进程的加深,数字贸易的快速崛起,成为影响数字中间品进口的重要原因。本文将以进口数字中间品质量为考察对象,深入研究其对于我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首先,本文梳理了进口数字中间品质量的
学位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货币形态出现了从实物货币到电子货币再到数字货币的演变,以我国为代表的各国央行纷纷启动对法定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CBDC)的实践探索,其中最为关注的是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对现有支付工具及经济运行的影响。那么引入法定数字货币,对我国现有支付工具产生何种冲击,多种支付工具并存的均衡是怎样的?基于我国存在网络外部性以及间接融资比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