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损伤理论的柔性荷载下复合地基性状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n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合地基已成为土木工程建设中常用的基础形式之一,然而,各类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理论和方法还很不成熟,理论落后于工程实践的现状,使得复合地基还存在较大的空间可供创新、发展。本文在详细分析、归纳复合地基在刚性基础下和柔性基础下的受力性状差异的基础上,强调基于刚性基础的复合地基计算理论在应用于路堤等柔性荷载时存在较大的理论缺陷,同时与实践不相符合。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损伤力学的基本理论引入到传统的土力学理论中来,在土体的三相组成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土体材料的损伤概念、定义,认为土骨架的蠕变即为土的损伤,从而将损伤的概念完整的引入到土力学的理论中来。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来研究软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指出软土的受力过程不仅伴随着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同时还伴随着不可逆转的损伤变形。对于次固结土和正常固结土,损伤变形产生于外荷载加载的整个过程;对于超固结土,则必须首先确定其初始损伤门槛值。 在损伤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对柔性桩复合地基在柔性荷载作用下的性状进行了分析,从受力平衡的角度出发,将加固区的受力状态分为桩体和桩间土的受力平衡,并以此将复合地基加固区中桩体的压缩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损伤变形。在柔性外荷载的持续作用下,由于桩土模量的差异,桩体会相对于桩间土产生上下端的刺入变形,而向下的刺入变形是瞬间发生的,并有可能多次发生,这种变形会释放出一定程度桩体的弹性变形,而永久保留桩的塑性变形与损伤变形。针对加固区的压缩变形,建立了以加固区桩体损伤变形为主要因素的加固区压缩变形计算模式。对于软弱下卧层的计算,本文充分考虑下卧层土骨架的蠕变而产生的损伤,将其与传统方法进行耦合并简化,从而得到下卧层的计算模式。 本文将损伤因素引入到传统的土力学受力性状的分析之中,充分解释了土体变形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所建立的计算模式表达了土体微观性状的变化与宏观结果之间的联系。并进一步通过工程实例证明本文所提出的理论计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复合地基在荷载作用下的最终变形值。
其他文献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四个1/2缩尺比例框架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再生骨料掺量分别为0%、30%、50%、
外包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能够提高钢筋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和延性,但对各种加固形式的FRP约束混凝土柱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徐变国内外尚未有深入研究,目前的加固设计规程也并未涉
冷弯薄壁型钢低层宅房屋体系的墙体是该体系房屋的竖向承重结构。其墙体一般由墙体密立柱(一般为卷边槽钢)、墙面围护材料(例如石膏板、定向板)组成。墙面材料不仅是建筑的需
既有结构的可靠性是结构可靠性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我国目前的建筑物可靠性评定方法总体上属于实用鉴定法,但由于既有结构已转换为现实的实体,具有许多不同于拟建结构的特点,
本文是研究高强混凝土在复合受力情况下的抗扭性能。以轴压比和相对偏心距为参数,通过23根构件的试验研究,探讨了高强钢筋混凝土压、弯、剪构件在单调扭矩作用下的混凝土裂缝发
近十几年来,随着新型材料的不断出现和桥梁设计技术的发展,桥墩结构在向着轻型、高强和快速施工方向发展。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所具有的高弹模、高韧性、高耐久性等优良特性为
学位
钢筋锈蚀是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丧失的首要原因,目前,对钢筋锈蚀的研究都采用方法简单、周期短、成本低的通电加速锈蚀法,但众多学者对此法的控制因素及锈蚀效果说法不一。因此
随着钢管混凝土拱桥跨度的不断增大,施工中的抗风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南昌生米大桥利用大型门式膺架吊装主拱肋,因而进行施工期间的稳定性分析十分必要。 本文首先回顾
广泛应用于各类散料储存的钢筒仓结构通常由锥形漏斗和置于其上的圆柱形仓筒组成。散料作用在漏斗壁上的内压及摩擦力均导致漏斗壁产生沿母线方向的拉力,且于仓筒—漏斗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