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木香中倍半萜内酯二聚体的研究

来源 :广东药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y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倍半萜内酯二聚体(sesquiterpene lactone dimers,SLDs)是指由两个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倍半萜内酯部分通过某种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天然小分子化合物,而目前为止,世界上所发现的二聚体类化合物大多是由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或者Michale加成反应所形成的具有新的骨架、结构较为复杂的化合物。因此这类化合物显示出连接类型变化多,骨架类型新颖以及立体构型较为复杂等特点。自从1953年首个倍半萜内酯二聚体--苦艾素(Absinthin)从菊科蒿属苦艾植物中得到,到迄今为止,相关领域研究学者大约发现200个SLDs,且它们都是从天然植物中分离出来。本课题前期研究:已从菊科(Asteraceae)兔儿风属Ainsliaea、天名精属Carpesium、旋覆花属Inula中发现85个结构新颖的SLDs,并且也从川木香属Vladimiria中发现9个新型C32型SLDs,同时活性研究结果也显示这些SLDs具有很好的抗肿瘤及抗炎活性。基于前期课题组的研究,本课题为了从菊科(Asteraceae)川木香属Vladimiria中发现更多结构新颖、活性较好的倍半萜内酯二聚体,因此本课题再次选择菊科(Asteraceae)川木香属Vladimiria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的根作为研究对象,以LC-MS跟踪技术以及碘化铋钾显色与硫酸香草醛显色为指导,运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包括MCI中压色谱柱、Sephadex LH-20、RP-C18以及HPLC等)以及色谱鉴定技术(包括NMR、HR-ESI-MS、X-Ray、IR、UV、CD、OR等),共分离并鉴定了29个天然小分子化合物,其中倍半萜内酯二聚体12个,有8个是新型的倍半萜内酯二聚体,另外倍半萜内酯单体13个,包括7个愈创木烷型,4个吉玛烷型,2个桉叶烷型,五环三萜1个且为新化合物以及甾体3个(新的1个)。下面对所分离得到的倍半萜内酯二聚体进行结构和生物活性归纳:结构归纳:从川木香根中分离得到8个新型的SLDs(Vla-1-8)。它们都是由两个相同或不同的倍半萜片段通过某种方式相连接,其中Vla-1是由两个愈创木烷型倍半萜内酯片段通过中间完全氢化的吡咯[2,1,5-cd]吲哚嗪核进行连接,为一类全新的二聚体骨架类型,Vla-2-6是由两个倍半萜片段通过Diels-Alder[4+2]环加成反应,最后形成一个C30骨架的SLDs,Vla-7-8是由两个相同或不同的倍半萜内酯单体片段与一个乙酰基片段通过C11-C13′单键相连形成C32型SLDs。活性检测:对分离得到的二聚体分别进行抗肿瘤、抗炎及神经保护活性检测,检测结果发现,这些SLDs没有明显的抗肿瘤及抗炎活性,但Vla-1及Vla-7表现出较好的神经保护作用,能够保护谷氨酸刺激的PC12细胞,同时对Vla-1进行LDH检测、ROS水平检测以及Hoechst 33258染色等实验,结果也表明Vla-1对谷氨酸刺激的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对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与分娩发动的关系进行初步探索。方法选择40例孕妇,分别检测其36孕周、37孕周、38孕周、39孕周及临产时静脉血调节性T细胞比例及宫颈成熟度
<正>磁场边界的临界问题一直是高考的难点和重点,而定圆心、画轨迹则是解决问题的必经之路。本文就圆形磁场边界的临界问题建立了一个三点一线定圆心的解题模型,并选取2014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3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每月监测患者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及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及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6月我院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及骨搬移技术治疗的胫骨
改革开放三十年,作为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民币汇率管理体制演变的过程及选择,总结人民币汇率体制改
随着经济水平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保温杯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物理源于生活,学好物理源于问题,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物理问题分浅层和深层加以相互融合是一个很好的
开展物理专题教学在高中,尤其是在高三复习阶段很有必要。本文首先说明了开展专题教学的必要性,阐述了专题教学的优势所在,分析了在物理专题教学之中应该如何渗透"整合"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