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在中国展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开阔局面。普通高校纷纷扩招,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民办大学。针对民办大学中自学考试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笔者认为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是比较有效的。 语法翻译法是最古老的外语教学法之一,已有数百年历史,是为培养阅读能力服务的教学法。此法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语法知识的传授,而相对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19世纪末,语法翻译法因其对学习者听说能力培养的忽视而遭到猛烈抨击,随后相继出现了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等。尽管语法翻译法在现今某些情况下仍然被使用,然而很多人依然延续着对其所持有的怀疑和否定态度。笔者认为,对语法翻译法持有的怀疑和否定态度并不利于人们正确、积极、有效地利用该法指导自学考试公共英语的教与学。本文试图论证语法翻译法在中国自学考试非英语专业课堂上使用的合理性,并提倡为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教学模式注入交际功能,促进听说读写译的全面发展。 目前这些非专业自考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是:他们大多已经是成年人;其中约80%的学生英语水平为初级;为其开设的英语课程主要为精读,周课时约为4节;课堂人数基本在50人以上,甚至更多;根据大纲要求,学生需具有较好的阅读能力及初步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并打下较扎实的基础;据调查,80个学生中有73个回答主要为了通过考试,即91%的学生主要为通过考试而学习,有30人,即37.5%的学生同时希望将来可以使用英语。 第一章简要对比介绍了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以及交际法,陈述了人们对语法翻译法所持有的肯定和否定的观点,以及作者对语法翻译法的认识。第二、三、四章分别从语法翻译法的三个关键点展开论述。 第二章论述了使用母语教授非专业自考学生的合理性。截至20世纪60年代末,人们普遍认为外语学习中多数问题的产生是来自母语干扰。70年代始,一些语言学家提出质疑。尤其是Dulay和Burt对讲西班牙语儿童学习英语研究试验的结果表明,语言学习中的错误大约只有3%来自母语干扰。这一发现极大地动摇了人们对待外语课堂上母语的态度。 作者在文中分析了中国目前外语教学的一些现状。第一,英语是一门外语,学生很少有机会可以在生活中使用。而老师和学生有着共同的母语以及社会文化背景,使用母语会极大便捷相互的理解。第二,学生普遍英语水平较低、课时有限、大班授课、以考试为目的等因素决定了使用交际法是不切实际的。第三,大部分自考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不能达到接近母语的准确性和流利性,使用英语作为课堂语言会造成巨大压力,不能保证授课效果。第四,从心理学的角度,基本需要的满足可促使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也就是说,当学生拥有了安全感和归属感,才会对学习英语产生愿望,而课堂上完全使用英语对这些心理需求会造成威胁,不利于学习。以及按照心理学的认知理论,已有的知识能够加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非专业自学考试的英语课堂上使用母语是合理的。 第三章论述了语法翻译法适用于非英语专业教学的第二个方面:语法教学的必要性。一些语言学家已经发现,尽管大多数以英语为母语和熟练使用英语的人并不能清楚说明语言使用的规则,但是他们却掌握这些规则,从而才可能运用有限的规则创造出无限多的句子。笔者除引用Borg的观点以及Nick Ellis的实证研究说明课堂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外,并展开了实验验证了语法知识匮乏对学习者在听、说、读、写、译等诸多方面会产生不利影响。 第四章讨论了翻译的各种实际功用。并引用Swain的可理解性输出假设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根据此假设,翻译作为一种输出活动具有三个功能,即引起注意、假设检验和促进句法认知处理。 第五章为结论与讨论。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作者还提出了增强语法翻译法交际功能的一些设想。第一,可以适当使用口头翻译来举例说明单词、短语等的用法。关键在于例句要切合实际,符合学生的需求,以激发学习兴趣。第二,例证或练习语法规则的使用时也应该尽量假设出真实的语言背景,而不要使用仅可能存在于学术或专业领域的语言。第三,笔者认为,回译是一种很有效的教与学的手段。并且笔者提倡直译,因为这样可以更多保留句法结构和单词本意,尤其有助于初级阶段的学生。 综上所述,本文论证了使用语法翻译法对自学考试非专业学生英语教学的合理性。并提倡发展语法翻译法,增强其交际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