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空腹桁架转换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分析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q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建筑使用功能的多样化,带转换结构的高层建筑得到广泛应用。相对于传统的梁式转换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空腹桁架转换结构在工程建设中有着较大的优势。空腹转换桁架能较好地解决转换梁就截面尺寸过大、结构刚度突变严重等问题,而且空腹桁架转换结构有利于大型管道设备系统布置。然而,目前对预应力空腹桁架转换结构的理论研究仍显不足,现行的国家设计规范及规程对空腹桁架转换结构也没有提出明确的设计要求,实际工程运用经验也有待进一步去积累。因此,对该种结构进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对空腹桁架转换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参考我国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完成了预应力混凝土空腹桁架转换结构工程原型到试验模型的设计,并对试验模型进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以研究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延性、耗能能力、刚度退化及侧向变形等特点。同时,采用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预应力混凝土空腹桁架转换结构与梁式转换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对比分析,且探讨了预应力混凝土空腹桁架转换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①预应力混凝土空腹桁架转换结构应按“强化转换层及其下部、相对弱化转换层上部”的原则进行设计。框支柱与桁架下弦为转换结构的重要构件,设计上应当加强;除竖腹杆外,转换层上、下层均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抗震设计要求,竖腹杆可仅考虑“强剪弱弯”,不考虑“强柱弱梁”。根据以上设计原则设计的预应力混凝土空腹桁架转换结构的最终破坏并非由于转换层的抗震能力不足引起的,而是由于上部楼层形成层间侧移机制使得结构最终失效。②预应力混凝土空腹桁架转换结构试验模型的顶点位移延性系数达到5.6,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延性;但在水平加载后期其弹塑性变形主要集中于第三层,该层成为结构的薄弱层,因此应加强对转换层上部楼层的延性设计。③在结构进入弹塑性变形阶段后,试验模型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增长较快,结构破坏时该系数达到0.21,表明结构耗能能力较强,结构破坏时主要是由转换层上部结构的梁端出铰参与耗能,耗能方式较为理想。④设计时,应考虑将竖腹杆作为第一道防线,当被移除后,结构不致于发生连续倒塌;框支柱作为预应力混凝土空腹桁架转换结构的重要传力构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加强处理,防止其发生破坏而引起整个结构坍塌。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了动静荷载下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方法、极限状态下墙后滑动楔体的滑裂面形式,双层黏性填土的土压力计算方法、挡土墙稳定性分析等相关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计算理论。
岩石材料的本构模型和裂纹扩展模拟方法是岩土工程中两个相关联的重要问题。由于连续介质力学模型建模简单、适应性强,所以一直是岩石断裂破坏分析的普遍方法。但是连续介质力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和市政工程的大量涌现,城市中有限的土地资源己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随之而来的是高层建筑与地下工程的大规模兴建;与此同时,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一
目前,普通的实心楼盖及空心楼盖已无法满足更大跨度及对抗裂性能要求高的建筑。预应力混凝土蜂巢式空心楼盖将预应力技术和空心楼盖技术相结合,适用于跨度更大的建筑,同时蜂
再生混凝土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材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由于再生粗骨料表面附着旧砂浆,所以再生混凝土存在旧砂浆—原生粗骨料和新砂浆—旧砂浆双界面过渡区,从而影响到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本文把再生混凝土视为由新砂浆、附着旧砂浆、原生粗骨料、新砂浆—附着旧砂浆之间的新界面过渡区、附着旧砂浆—原生粗骨料之间的旧界面过渡区组成的五相复合材料,从有限元数值模型和等效扩散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以煤炭为主的能源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煤矿巷道施工环境复杂,加之地应力大,围岩的稳定性及服役寿命受到很大威胁。本论文以延长煤矿巷道混凝土使用寿命和改善施工环境为出发点,以喷射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对影响该材料耐久性的硫酸盐侵蚀和氯盐侵蚀进行了系统的室内模拟试验,并在淮南矿业集团朱集煤矿进行工程应用。喷射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是以喷射素混凝土为基体材料,将膨胀剂和钢纤维均
对现有钢筋混凝土梁,由于设计水准提高及使用条件改变等原因,常常导致梁因受剪承载力不足需予以加固。预应力钢带加固作为一种新型加固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且施
钢筋混凝土柱子在长期服役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碳化、碱骨料反应、雨水腐蚀、抗冻抗渗性能缺陷、钢筋的锈蚀,使得此构件不能满足正常功能的使用,加上设计与施工中的缺陷等原因,对
钢管混凝土拱桥常年暴露于自然环境之中,受到日照辐射、昼夜温度变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必然会对桥梁自身造成一些不利影响。尤其是建造在高原山区这种具有昼夜温度变化大、太
2008年汶川地震的震害资料表明,我国建筑抗震规范所倡导的结构破坏模式未能实现,引起了学术界与工程界的高度重视,并因此开始对我国建筑抗震规范条文在控制结构破坏模式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