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候流行病学研究

来源 :首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19791013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研究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医证候,在临床观察基础上收集信息,研究GERD在消化病中的构成比、该病在不同患者群中的分布、GERD中医证型、以及GERD相关症状的分布,不同角度揭示胃食管反流病的证候特点,从流行病学角度证实并阐明其中医病因病机,以更好地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方法:本研究随机抽取于北京中医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门诊、病房就诊的病人1000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两所医院消化病患者一般资料、生活习惯、性情等和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病典型症状、胃肠道相关症状、食管外症状的发生程度及频次,以及舌苔脉象资料。每一份问卷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员亲自询问填写,并经专门人员进行审核,调查资料由SPSS统计软件处理,对两所医院消化内科病人中的GERD患病构成比、该病在不同患者群中的分布、及GERD症状的发生情况,尤其是对GERD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及分布进行分析。 结果: (1) 在两所医院消化内科中GERD患病构成比为29.4﹪。 (2) 两所医院消化内科患者中GERD的发生与饮咖啡及高脂饮食有关,青年人多于中年人。而与性别、吸烟、嗜酒、运动、饮浓茶、性情,以及嗜食甜、酸、辣无明显相关。 (3) 本研究调查有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94人,按中医辨证属于脾虚气滞证患者86例(占29.3﹪),肝胃郁热证79例(占26.9﹪),肝胃不和证62例(占21.1﹪),脾虚胃热证34例(占11.6﹪),气虚血瘀证33例(占11.2﹪)。各证型在GERD患者中的所占人数的总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脾虚气滞证多于脾虚胃热、气虚血瘀证,但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脾虚气滞证之『自J没有显著差别。 (4)GERD患者的典型症状、食管外症状、胃肠道相关症状的积分在不同患者群和不同证型中的分布均没有明显差异。 结论:本研究表明,GERD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占29.4﹪,应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GERD的发生与年龄段、饮咖啡、高脂饮食有关,提示我们今后可加大对咖啡和高脂饮食与胃食管反流病关系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脾虚气滞证患者明显多于其他证型的患者,表明胃食管反流病的病机以脾胃虚弱、肝气郁滞为关键。GERD症状在不同患者群中的分布没有明显差异,与中医证型也无明显联系,提示我们在临床辨证时应望闻问切相结合,注重四诊合参。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目的:本研究为“含川楝子的中药复方减毒配伍规律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从整个课题全局设计考虑,本课题旨在研究川楝子急性毒性与长期毒性对机体有哪些影响,对其致毒机理作初步探
于1998年6~9月间在鱼虾混养围隔中 ,研究了在全封闭条件下 ,水体中总无机氮(TIN ,表示3种无机氮之和 )及其组分的浓度以及3种组分相对含量的变化与鱼虾放养密度及其他环境因子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世间万物,达情至大美者,是诗;达意至大美者,是画。于是,便有了“诗情画意”之说。然能全居者,却极少。但当有幸赏观现代人物画家李学明先生近作后,顿有“诗情画意”俱来之感
亚历山大·索科洛夫(1951年—)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创作,早期拍摄的电影几乎全部遭到苏维埃政府的禁映,一度转向纪录片创作。1986年,获得同时引荐他到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工作
期刊
信息技术背景下图书馆建设的快速发展已对图书管理员提出了更新的更高的全方位要求。向读者推荐优秀的书目既是对图书馆藏书进行再次精加工的具体内容和必然要求,也是图书馆
作为中国早期电影史上的一位影星,阮玲玉所受关注自不待言。特别是遭遇“阮玲玉之死”的那段日子里,有关阮玲玉的为人、做事,都成为人们的热议话题。从我们现在能检索到的资
在博物馆中,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古代文物,可以说这些文物就是我国传统文化、文明流传至今的一个缩影,更是推动者我国文物行业、旅游行业不断发展的依托及资源。博物馆是向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