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前期史家群体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ng6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前期的史家群体由前朝遗士、入仕史官、私修史家三种类型的史家构成。他们是史学活动的主体人群,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程度的联系,并通过自身的史学实践构建了明代前期的史学图景。以往学界对明代史家的研究多以个案模式为主,且更多关注明代后期与明清易代之际的史家,所以对明代前期的史家进行群体性考察是有必要的。
  前朝遗士史家群体活跃在洪武至永乐初的半个世纪中,主要集中在洪武一朝。他们以荐举或征召进入新朝工作,联系比较紧密。但因为“遗臣”的身份标签和“隐士”的人生追求与生活习惯,他们无法适应并融入庙堂的政治环境,处在“士官之间”。加上年龄、身体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们游离在朝野两端,没有稳固的政治地位,遂逐渐地走向消散。
  取而代之的是自洪武十八年科举复行并完善后,不断壮大的入仕史官群体。他们数量庞大,是明代前期史家群体的核心力量。既代表了明代前期强势的官方修史力量,又作为“核心朝官”处在庙堂政治的关键一环,掌握军政机要,相互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深陷围绕官方修史形成的权力网络,因此联系最为紧密。
  私修史家群体作为明代前期私人史学的代表,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他们大多是远离政治中心的低级官员,或是不在仕途的民间学者。强盛的专制皇权使得官方加大对史学控制的力度,因此留给他们活动的空间比较小,作为“边缘士官”,联系比较松散,远远无法与入仕史官群体相抗衡。
  修纂以《元史》、列朝实录、史鉴书、大型地理志书为中心的官方史书,是前朝遗士和入仕史官群体主要的史学实践,私修史家群体则主要将注意力放在杂史和史钞上。受到理学思潮的影响,“以理论史”成为明代前期史家群体的主要的史学思想,纲目体史书大受追捧。同时,史家群体围绕良史原则对史学理论有进一步的思考和创见,对理学化史学的反思也初现端倪。
  明代前期史家群体的社会参与复杂多样,主要围绕庙堂政治活动展开,又以入仕官群体最为深入其中。通过分析史家群体的构成与变化,史学活动和社会参与,进而归纳出其特点、作用和地位,对完整认识明代前期的史学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其他文献
驿传制度是古代重要交通与通信制度,既肩负传递文书、货物运送等功能,又与军政相系,关乎边疆稳定。尤其秦汉以后,驿传制度成为中枢权力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并逐渐形成带有地域性与时代性特征的组织体系,为官僚机构高效率运作提供了载体。清代亦然,其驿传结构并未完全背离明朝驿递基本框架,相反,满洲贵族在沿用前代驿递组织之余,予以改造,呈现出王朝与时代特征。既包括驿递合一的举措,又囊括诸如奏折等新的文书传递方式,
学位
明初两广族群政策,是在继承宋代“民-瑶”二分法,以及元代撞兵屯田体系两大基础上进行的改造。宋元时期的“徭”、“撞”,转而变成了明初的“猺”、“獞”。在明初两广治理政策影响下,广西的招主、广东的抚瑶官成为沟通官府与“猺獞”之间的代理人群体。永乐以后广西动乱频发,州县编里及赋税数字大量流失。而这些动乱正是招主控制体系得以确立、乃至进一步从广西向广东扩散的重要契机。招主与佃丁之间,是隐藏在里甲制外衣之下
学位
四川地区井盐的生产发展在清代盐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四川井盐行销云、滇、藏等地区,为当地人民提供了生活必需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区的稳定。作为四川井盐生产三大场之一的犍乐盐场,其在四川井盐史上也有着一定的地位,其生产与发展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以清代犍乐盐场为研究对象,从多角度探讨清代犍乐盐场的兴衰,以及盐场兴衰的影响,从交通、经济、社会等方面分析盐场的影响,阐释清代犍乐盐场
学位
普鲁塔克的传记观念对于理解其传记特色至关重要。受亚里士多德和波利比奥斯的影响,普鲁塔克认为历史和传记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写作目的和主题两个方面:历史记录事件,传记记录人物性格;历史详细叙述过去发生的重大事件,传记叙述任何有助于展现人物性格的大事或小事;因而是否叙述大事件、是否求真并非两者的本质差异。在普鲁塔克看来,传记和历史都是记录探究结果的写作文类,但历史只是言说“具体的事”,传记却通过“具体的事”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法国汉学家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在历史学、语言学、宗教学、艺术史等领域成就卓著,有开敦煌学研究之功绩。承继导师沙畹(Emmanuel-(E)douard Chavannes,1865-1918),为20世纪上半叶巴黎学派正统之统帅,执国际汉学之牛耳。①法国国家图书馆、法兰西远东学院、东方语言学校、巴黎中国学院等机构的馆藏建设都与伯希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伯氏不仅参
学位
明代广东科举功名群体分别由广东举人、进士和庶吉士三大功名人群构成。经考证,明代广东举人至少应为6706名,进士为857名,庶吉士为62名。就时间分布来说,其在不同时段人数及其总数中的占比变化,在显示自身变化特点的同时,也反映出明代广东乡试解额、考生路费资助、赋役与宗族等制度变迁以及各地经济发展程度、文教发展水平、政治社会环境、科举氛围等客观因素的变化。就空间分布而言,广东十府一州皆有科举功名出身者
学位
这本博士后出站报告是笔者对在博士后研究期间所作工作和成果的阶段性总结。大体上包含了这一阶段主要进行的三个方面的工作:  1.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展开博士后研究。对已发掘刊布的唐代壁画墓材料重新进行了收集、补充和整理,做了地域、年代、类型、配置等方面的初步研究.  2.以唐墓壁画中女性图像为对象进行课题研究,探讨其墓葬形制的变化与壁画内容、题材、配置存在的关联性;唐墓壁画女性图像的流行粉本;及唐墓壁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