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水稻轮作周年种植施镁效果与镁养分平衡初探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wei39602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植物的必需营养元素,镁在叶绿素的形成和光合作用方面起着其他养分不可替代的作用,镁的缺乏会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下降,而其他农业投入(包括其他肥料的投入)得不到充分的回报,镁养分缺乏逐渐成为提高作物产量的限制因素。目前的研究中大多关注于单个作物的镁营养特性及含镁肥料的应用效果,并未明确作物轮作系统施用镁肥效果及镁养分平衡情况。本文通过不同镁肥基施(0、15、30、45、60 kgMgO/hm2)及后期喷施试验,研究了油菜-水稻轮作系统作物施用镁肥效果及镁养分平衡,探究在油菜-水稻轮作中镁肥的适宜用量及其养分平衡状况,为镁肥在油菜-水稻轮作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
  (1)镁肥基施及后期喷施均可提高油菜和水稻的籽粒产量及经济效益。与不施镁相比,施镁的油菜和水稻产量增加370~675kg/hm2和342~445kg/hm2,增幅为14.1~25.7%和4.1~5.4%;与喷水相比,后期喷镁的油菜和水稻产量增加89~267kg/hm2和142~545kg/hm2,增幅为2.7~9.4%和1.6~6.6%。通过镁肥用量与油菜和水稻的籽粒产量进行一元二次方程拟合,在镁肥用量为47kgMgO/hm2时油菜产量达到最佳,为3303kg/hm2,水稻则是在镁肥用量为28kgMgO/hm2时获得最佳产量,为8740kg/hm2。从经济效益来看,在镁肥用量为45kgMgO/hm2时油菜的镁肥产出达到最大,为3375RMB/hm2;水稻则在镁肥用量为30kgMgO/hm2时达到最大,为1112RMB/hm2。
  (2)镁肥基施及后期喷施均可提高油菜和水稻的镁吸收量及镁肥利用率。与不施镁相比,施镁的油菜和水稻镁吸收量增加5.9~14.1kg/hm2和1.4~4.5kg/hm2,增幅为21.3~51.0%和4.2~13.0%;与喷水相比,后期喷镁的油菜和水稻镁吸收量增加1.9~4.7kg/hm2和1.6~4.4kg/hm2,增幅分别为5.0~17.0%和4.1~12.9%。从肥料利用率来看,油菜和水稻的镁肥表观利用率、农学效率、偏生产力及生理利用效率均随镁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在镁肥用量为15kgMgO/hm2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6.8%、24.5kg/kg、199.9kg/kgMgO、38.1kg/kg和14.1%、27.9kg/kg、579.2kg/kgMgO、176.8kg/kg。
  (3)镁肥施用促进了油菜和水稻地上部干物质及钾、钙、镁养分的积累。与不施镁相比,施镁的油菜和水稻地上部干物质量增加1396~2548kg/hm2和219~502kg/hm2,施镁的油菜和水稻地上部钾、钙、镁养分积累量分别增加16.3~72.1kg/hm2、12.5~33.3kg/hm2、5.9~14.1kg/hm2和18.4~38.8kg/hm2、13.3~20.2kg/hm2、1.4~4.5kg/hm2。从作物干物质积累与镁养分吸收规律来看,直播油菜和水稻的干物质积累和镁养分吸收动态变化均呈“S”形曲线,油菜的干物质积累主要集中在初花期至角果形成期;而水稻则主要集中在扬花期至籽粒灌浆期,随着生育期的推移,油菜和水稻地上部镁养分吸收量均不断增加,直到籽粒成熟期达到最大值。
  (4)镁肥施用显著提高油菜和水稻收获后的农田镁养分量及土壤交换性镁含量。油菜和水稻收获后农田镁养分量、土壤交换性镁含均量随镁肥用量的增加都有所增加,与不施镁相比,施镁的农田镁养分的亏缺量随之而减少,土壤交换性镁含量的下降幅度也随之减小。在完全不施用镁肥的情况下,油菜和水稻种植后的农田镁养分量、土壤交换性镁含量的亏缺达到最大值,分别亏缺45.9kg/hm2、7.5mg/kg和57.3kg/hm2、11.1mg/kg,而随着镁肥用量的增加,油菜和水稻种植后的农田镁养分量、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均呈扭亏为盈趋势。
  综上所述,在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为175.4mg/kg时,油菜施镁增产效果明显优于水稻,增幅分别为14.1~25.7%和4.1~5.4%;镁肥叶面喷施也有很好的增产效果,尤其在不施镁或镁肥基施用量不足时,喷镁效果显著,当超过30kgMgO/hm2时,则喷镁效果不显著;镁肥施用显著提高油菜和水稻收获后的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当镁肥用量为45kgMgO/hm2时,油菜和水稻收获后的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均实现扭亏为盈。
其他文献
变形假单胞菌JUIM01是2-酮基葡萄糖酸(2KGA)生产的主要工业用菌,其糖酸转化率和发酵生产强度相对较高。2KGA是主要应用于食品抗氧化剂D-异抗坏血酸钠盐生产的一种重要有机酸。针对变形假单胞菌在高温发酵时葡萄糖代谢由胞外氧化途径向胞内磷酸化途径发生偏转,从而导致发酵目的产物2KGA产率明显降低的问题,本研究以变形假单胞菌JUIM01为研究对象,考察高温胁迫对变形假单胞菌2KGA生物合成的影响
乳制品营养丰富,被誉为“最接近完美的食品”。然而,近年来由微量金属元素超标添加及重金属污染引起的乳制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常用的金属离子检测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荧光法和电化学传感技术等,其中电化学传感技术因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而备受关注。目前,电化学传感技术的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信号探针中电信号源含量低、生物酶成本高且易失活,据此构建的电化学传感方法灵敏度低、稳定性不高。本研
学位
等边浅蛤(Gomphina aequilatera)属于广温广盐性种类,在我国南北海岸均有分布,是一种栖息于潮间带中、下潮区泥砂质底营底栖生活的经济贝类。等边浅蛤一般以带壳鲜销为主,少数加工为罐头制品和干制品。近年来等边浅蛤虾塘和滩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市场,因而加工及其高值化综合利用是蛤类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研究课题。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如何提高人群机
学位
内生菌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在长期的系统演化过程中,与宿主形成了高度协同进化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价值。目前,有关小白杏内生细菌的研究较为有限,且对其与果实腐败变质的关系知之甚少。本文以采后库车小白杏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Eco微孔板法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内生细菌群落组成和演替规律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传统分离法和非培养法结合16SrRNA基因序列分子鉴定,对库车小白杏采后内
近年来,随着无机肥的过度施用,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绿肥作为一种有机肥,既能够为作物提供生长发育必需的养分,又能减少无机肥的污染。提高绿肥生产效益变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以紫云英、苕子两种绿肥作物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两种在湖北浠水、四川南充同时进行大田试验,研究N、P、K不同施肥措施对绿肥作物的生长发育、养分累积的影响,以及绿肥作物不同施肥效应对后季水稻生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期充分发挥绿肥效益
学位
黄瓜、番茄、草莓是居民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果菜且需求量与日俱增。为提高此类经济作物的产量与品质,筛选出在武汉气候条件下适合作物生长的水溶肥及配施比例,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磷酸一铵与聚磷酸铵配合施用对黄瓜、番茄、草莓生长、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如下:  1)聚磷酸铵显著促进植株生长。从植株整个生长周期来看,大田黄瓜、番茄、草莓生长指标为聚磷酸铵施肥处理优于单独施用磷酸一铵。盆栽试验条件下,C
学位
砷是危害严重的污染物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近年来由于工业排放、矿产开采及农药的使用,使得土壤中砷污染现象日益加剧。水稻是砷高吸收作物,稻米中的砷含量普遍高于其他农作物。已有研究表明磷、硅及铁均有抑制水稻吸收砷的作用,故含磷、硅、铁的材料在砷污染土壤修复方面应用前景良好。本研究以水稻为试验对象,采用盆栽方式,选取磷矿粉:赤泥:钢渣质量比例为20%:30%:50%(以下简称为W1)、磷矿粉:赤泥:钢
学位
本文以湖南临湘某矿区受铅镉铜锌复合污染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3%、5%的稻壳生物炭(以下简称C3、C5)和0.1%、0.3%的磷酸氢二钾(以下简称P1、P3)两种钝化材料,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形态变化,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柠檬酸、酒石酸、草酸,分析有机酸对土壤pH和重金属化学形态变化的影响,以探明有机酸存在下两种钝化剂钝化土壤重金属的稳定性。主要结果如下:  (1)添加生物炭和含磷
学位
以湖北江汉平原广泛种植的黄瓜(Cucumis sativus L.)、豆角(Vigna unguiculata (Linn.)Walp.)、刀豆(Canavalia gladiata (Jacq.)DC.)、萝卜(Raphanus sativus L.)、芋环(Stachys sieboldii Miq.)等优质蔬菜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外源硒对几种蔬菜的富硒效果、抗氧化反应、光合作用、
学位
水稻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真正从事水稻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均出现了大幅度下降,严重制约了水稻生产。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水稻种植从插秧走上直播是一种必然趋势。稻农对直播水稻生长特点和施肥技术认识的不足严重限制了水稻产量。明确直播水稻养分吸收规律及其对氮磷钾肥料的响应,对直播稻合理施肥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