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p-CuI薄膜的制备及物性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o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透明导电薄膜在平板显示,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p型透明导电薄膜的性能远远落后于n型透明导电薄膜,这严重阻碍了其在无源和有源器件中的应用。所以寻找高导电率高可见光波段透过率且在近室温下可制备和掺杂的p型透明导电薄膜是十分迫切的。宽禁带半导体γ-CuI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和本征p型导电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但是大多数方法制备的CuI薄膜颗粒较大、薄膜致密性差、表面粗糙度较高,对光的散射较为严重使得薄膜透过率较低。因此,本课题研究了不同碘化方法制备的CuI薄膜,并对具有潜力的固体碘化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优化。在此基础上本文还研究了基于CuI的柔性材料与pn结的性能表现。总的来说,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制备高性能p型导电薄膜的方法,并探索了其在电子学领域的应用。本课题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前驱体Cu3N薄膜,之后用固、液、气三种碘化方法分别制备了 CuI薄膜。通过对CuI薄膜的微观形貌及光电性能分析,确定了固体碘化法制备的CuI薄膜具有最优的表面质量和光电性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固相反应的两个阶段对CuI薄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制备高透光率、低雾度CuI薄膜的合成机制。这种新工艺制备的CuI薄膜的雾度低至0.7%,且品质因子大于230 MΩ-1,这是已报道的具有最低雾度值和最高品质因子值的CuI薄膜。除此之外,本工作通过调节工艺参数,获得了雾度可控的CuI薄膜,其雾度介于0.7%~20%,极大地拓展了 CuI薄膜在透明导电薄膜材料领域的应用。除对CuI薄膜材料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外,本文还利用优化过的固体碘化法,在PET衬底上制备了透过率高于80%的CuI薄膜,其在弯折±150°的情况下的电阻变化率在1%内,且连续弯折1000个循环后电导率仍>10 S/cm。后续还制备了 p-CuI/n-ZnO异质结,其在可见光波段的光学透过率接近80%,且具有明显的整流特性,整流比约为106。
其他文献
随着废水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现有的废水处理技术亟需提标改造,进行深度处理。粉状活性炭能够同时高效吸附多种污染物,是废水深度处理的优选技术之一。然而,粉状活性炭的高成本制约了其作为废水吸附剂的广泛应用。课题组一步法制备的粉状活性焦(PAC),由于其制备过程中实现了炭化活化一体化,节约能源,导致制备成本降低。它具有与粉状活性炭相似的吸附性能,但对废水污染物的吸附性能还未有深入研究。本文以PAC为吸附剂
学位
正渗透-膜蒸馏(FO-MD)耦合工艺在水处理领域具有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等显著优势。但FO-MD耦合工艺对于高难度废水的处理,由于废水中含有高盐、高浓度有机物以及膜本身的局限性,正渗透(FO)单元作为耦合工艺的前处理单元,面临着严重的FO膜污染问题。本论文针对FO-MD耦合工艺处理高盐高浓度有机垃圾渗滤液出现的FO膜无机结垢和有机污染问题,从工艺优化和膜改性两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以期实现缓解FO
学位
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抗生素在畜牧业、医疗行业和生活污水中大量存在。传统的污水处理厂无法有效去除抗生素残留,使得其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然水环境(河流、湖泊、地下水)中也常被检出。虽然检测到的浓度多在纳克到微克水平,但由于抗生素种类繁多,实际污染情况十分复杂且难以处理。此外,由于抗生素在水中长时间停留,即使在较低浓度下也可以诱导水环境中抗性微生物和抗性基因的产生,因此对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过硫酸盐高
学位
镍作为全球低碳能源转型的关键金属,是三元动力电池、地热能利用和电解储氢等新兴技术的关键材料。镍金属在其消费阶段被认为是清洁高效的“赋能资源”,但前期镍资源的开采、冶炼和精炼过程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并造成成分复杂的“三废”排放。为实现镍金属生产过程环境风险的精准管控,并提升镍相关低碳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减碳效益,对镍金属生产开展全过程的潜在环境风险量化和关键阶段污染溯源分析势在必行。本研究依据ISO 14
学位
用水安全对人类健康及环境保护意义重大。近年来水中的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在不断增加,同时,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抗性基因在环境中不断传播,对水处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消毒是获得安全的饮用水及再生水必不可少的步骤。目前,污水处理厂拥有成熟的消毒体系,氯气、紫外和臭氧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但有产生有毒副产物的风险,且整体的操作较复杂,成本高,在欠发达地区的推广受限。太阳能水消毒(SODIS)作为一种几乎
学位
双酚A(BPA)是一种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基于硫酸根自由基(SO4-)的高级氧化工艺(SR-AOP)被认为是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有效技术。过一硫酸盐(PMS)或过硫酸盐(PS)活化产生SO4-的传统方法存在高能耗、金属浸出和二次污染的问题。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光催化剂用于可见光下的PMS活化,对于在相对温和并且环境友好的条件下实现有机废
学位
溢油、含油工业废水排放产生水环境污染,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危害人类健康。三维秸秆基石墨烯吸油材料成本低廉且具备良好吸附能力,已成为溢油清理和油水分离领域的潜在候选材料。然而,秸秆复杂的连接结构及其所含的蜡质、蛋白质等杂质会影响其与石墨烯的结合,影响秸秆基石墨烯吸油材料的吸附性能、机械性能等,也限制了秸秆的高价值利用。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对秸秆进行不同的预处理,探讨秸秆处理方式对其性能的影响,并对比了
学位
氢能是完成“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镁基储氢体系在储氢领域具有较高潜力,但其热力学稳定性高和吸放动力学差的核心问题尚未解决。高硫石油焦(HSPC)作为石化行业的大宗固废低值燃烧受到限制,亟待进行新型资源化利用探索,理论上可制备碳功能材料用于催化改善镁基储氢材料。本文研究了 HSPC制备储氢活性碳的工艺条件和孔隙结构对储氢容量的影响,同时在综述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探究HSPC活性炭与过渡金属卤化物(N
学位
铁矿石开采工业在现代社会始终处于核心的位置,选矿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大量铁尾矿,其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不容小觑。据统计,我国铁尾矿堆存量已高达50亿吨,且以每年5亿吨的速度持续增加,堆存的铁尾矿占用了大量土壤资源,且对生态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提高铁尾矿的利用率,减少铁尾矿的污染和风险,找寻高效、绿色且长效的铁尾矿利用途径迫在眉睫。其中,铁尾矿的土壤化利用是解决铁尾矿问题的最佳出路。
学位
零价铁(ZVI)具有廉价易得、供电子能力强、绿色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地下水修复等领域。ZVI在实际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电子传输性差的铁(氢)氧化物钝化层,其存在会大大降低ZVI的反应性和利用效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学者们提出了很多ZVI的改性技术,包括预处理、弱磁场、双金属、负载法以及硫化等。硫化是一种能有效提升ZVI反应性的改性技术,本质是在ZVI表面负载了一层铁硫化物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