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初期钢琴曲艺术特性研究——以肖有梅《哀悼引》为例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qingxia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中国近代初期钢琴曲艺术特性为研究对象,以萧友梅的《哀悼引》为例,通过对中国将传统音乐与西方作曲技法相结合和近代初期钢琴曲创作机制两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中国近代初期钢琴曲在其发展过程中独特的艺术特性。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从多维的角度去剖析中国近代初期钢琴曲的艺术特性,从而得出更加明确的答案。  首先,本文简明扼要的点明中国近代初期我国的历史背景。中国近代初期的社会环境是一个血雨腥风的年代,音乐创作条件和现代截然不同,通过对那个年代社会历史环境的描写,使欣赏者对那个时期的作品以及对本文的内容有更加透彻的理解。通过对中国钢琴曲发展历程进行的简单概述,展现出中国近代钢琴音乐经过对传统音乐的继承发展,秉承着去粗取精的原则将西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与之相融合的过程,展现今天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钢琴音乐及其整体发展特征和发展规律。  其次,拟从中国近代初期钢琴曲的创作机制入手,捋清西洋音乐的传入途径,指明传统音乐对西洋音乐的受容方式,阐明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洋音乐的整合形貌,介绍中国近代初期钢琴音乐创作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通过以上分析,达到充分展示“不断发展自我,吸收他者,融合生成和发展、力图创造出新”的创作机制及近代创作意识。  再次,以具有代表性的萧友梅的作品《哀悼引》等近代钢琴作品为例进行重点分析,剖析中国近代初期钢琴音乐的艺术特性。近代初期中国钢琴音乐的体裁被赋予了劳动化和生活化的特性。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劳动创造了一切,可以说,中国近代钢琴曲中充分地体现出了艺术源于社会生活的意念。在情感表现方面,中国人把西方的节奏比作板眼,分为快板、慢板和散板,但是在速度方面不像西方那样十分固定,中国的板眼只要总体情感把握的正确,其余完全都可以由作曲家和演奏家去自由发挥,注重情感表现的主观性、随意性,在创作过程中,中国传统的音乐创作模式是比较注重个性的自由发挥,不像西方音乐创作时所规定的固定的速度和力度。板眼也就是感情基调明确以后,相同的拍子进行适当的或慢或快的处理。在调式调性方面,即便我们在不停的吸收借鉴外来的音乐因素,但还是以中国的民族调式——宫、商、角、徵、羽作为钢琴创作中的调式主体。在审美方面,近代初期的作品秉承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取向,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着重发挥作者的主观性,作品中以作者的内心活动和情感为主要表达方面。那个时代的音乐创作者们很注重音乐的时代性,紧跟时代脉搏,使创作出的作品准确的反应当时社会最受人关注的事件。  总之,萧友梅的《哀悼引》等中国近代初期钢琴音乐作品,倡导对西方先进音乐文化系统、深入的学习和借鉴,“以西为师”的目的不是简单地“克隆”西方音乐,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中华乐派”。当时的钢琴音乐创作,虽然存在着数量不多、技术手段相对稚嫩等种种不足之处,但从发展的角度来考察,对当今的钢琴音乐创作具有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在生活需求上促进了我国瓷器的发展,并且出现了许多造型独特的瓷器种类。在瓷器的发展史中,瓷器种类的发展和创新,除了一方面要
在西方音乐史上,几乎没有哪件乐器可以与小提琴相提并论。在巴罗克、古典乐派音乐和浪漫乐派音乐中,小提琴由于其声音优美、流畅,音域宽广,技巧复杂,表现力强等特点占据了其他任何
学位
期刊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陶冶情操、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培养审美能力的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阶段与途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
期刊
一是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整改工作成效。二要紧密联系实际,探索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三要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延伸和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四要坚持
结合粮食输送系统中的胶带输送机生产线,提出了用可编程控制器进行控制的设计思路及程序设计的方法.
丁佛言是我国清末民初著名书法篆刻家、古文字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但目前对他的书法艺术的研究甚少。本文在对丁佛言的生平进行完整记述的基础上,再着重从丁佛言的现存能看到的
学位
期刊
猛看是一艘船,船首如梭,正向我们驶来。这是一艘美丽的画舫,艳丽的颜色,象征它,从岁月的长河中,承载着幸福、爱情、希望,驶向快乐的海洋。但如果看成画舫,上部未免太厚重,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