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气旋生成过程的中尺度涡旋活动数值模拟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c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带气旋生成过程中包含不同尺度环流的相互作用,由于缺乏观测资料,目前对热带气旋生成过程中的中尺度环流特征及其演变了解相对较少。一般来讲,热带气旋的生成会受到大尺度环流系统的影响,一些研究发现西北太平洋对流层低层大尺度低频环流季风涡旋与热带气旋生成关系密切。本研究利用中尺度模式WRF(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将理想对称的季风涡旋设为初始场模拟热带气旋的生成过程。与前人通常将中层中尺度涡旋(Mesoscale Convective Vortex,MCV)作为热带气旋生成理想试验的初始扰动研究不同,本文将热带气旋生成的起点提前到中层MCV形成之前,并利用高分辨率数值试验结果,对热带气旋生成过程中的不同尺度涡旋活动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中层MCV的形成过程和γ中尺度涡旋扰动的活动特征。  模式结果显示季风涡旋的东南侧增强的西南气流中首先出现天气尺度的旋转性扰动,随着扰动区内旋转性增强,在对流层中层出现水平尺度为200 km左右的MCV,通过分析发现中层MCV的形成是两个位涡扰动中心合并的结果。  在扰动区内的不同高度上还可以发现水平尺度在10 km-20 km不等的γ中尺度气旋性涡旋扰动,其中部分涡旋扰动具有热塔的特征,γ中尺度气旋性涡旋扰动在MCV的旋转环境内不断组织化,组织化的过程中涡旋扰动由中层较活跃转变为低层更活跃、分布更集中。模拟结果表明热带气旋的生成过程与高、低层γ中尺度涡旋扰动的相对活跃程度有关。  此外本文还利用敏感性数值试验探讨在不同时刻启动细网格对热带气旋生成过程的影响。对比两组试验结果发现:以季风涡旋为大尺度环流的背景场,模拟的热带气旋的生成对模式细网格的启动时间较为敏感。相对于较早启动细网格的试验,在中层MCV形成之后启动细网格更有利于热带气旋的生成,它能为热带气旋生成提供持续的相对湿度和加热环境,表明了中层MCV的旋转环境在热带气旋生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2016年6月的一天,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接到河北廊坊市公安局电话通报,称嘉定区有一个昵称为“太阳花”(化名)的QQ号曾在网上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嘉定分局菊园派出所接报后
全球气候模式(GCM)对于预估大尺度未来全球气候变化来说,是目前最重要也是最可行的方法.但是由于目前GCM输出的空间分辨率较低,缺少区域气候信息,很难对区域气候情景做详细的
当代歌坛在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已呈现出日益兴旺的态势.例如,由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开展的“中国梦”主题歌曲创作推广活动分批次推出的一百多首
期刊
现有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大多采用普通经纬度球面网格,该网格设计简单,并且有很好的正交性,因而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这种网格也有不足之处,即存在坐标两极为奇异点和极区附近格点辐
利用GIMMS-NDVI遥感观测资料,并结合植被动力学模式VEGAS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中国地区植被覆盖情况及区域特征,认为总体上说近20年来,我国植被活动是增强的。并初步验证了植被
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6年6月13~14日华南大暴雨发生过程的天气形势和物理量场进行。通过分析和诊断,对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在暴雨发生过程中产生的作用进行了较全面的解
利用1950-2007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HadlSST海温资料及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环流特征指数和160测站月平均降水资料,研究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WPSH)面积指数的变化机制及其与中国
东莞扫黄引发的舆论波澜与扫黄本身一样,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其中,有一些论调令人惊诧莫名。如今,有些人在网上讨论问题,往往不问对错、只看立场,让站队思维左右价值判断。有
《白莽作序》一文中的几处比喻历来是教师上课时的重点,但查找相关资料,都没有作具体的辨识.鲁迅先生在创作本文时身体状况已经非常差,体力难以支撑较长时间的写作,但却不惜
本文对越赤道气流年(代)际变化及其与亚洲夏季风和半球际相互作用的联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索马里急流和105°E越赤道气流强度的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突变时间及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