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从文本内部和文本外部两个方面研究当代犹太作家笔下的异国形象,选取了辛格、贝娄、马拉默德三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展开研究。通过当代犹太作家笔下的异国形象研究,展现了在两种异质文化的碰撞中,犹太文化与美国文化复杂牵绊的共生关系,体现了犹太民族对自我文化价值的肯定和对存在的问题的思考。 本文共由五部分构成。在绪论中,主要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犹太文学和异国形象研究的成果和情况,同时对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理论进行概述,并说明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犹太文学研究与形象学研究进行融合,为文章开篇打下基础。在第一章中,从文本外部分析入手,陈述选题由来与理论依据,结合当时的美国社会文化背景,利用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资料,分析犹太民族对美国所形成的社会集体想象,进而得出结论,即东欧犹太人在以民主自由著称的美国,虽然获得了诸多权利,但犹太文化与美国文化间始终存在无法弥合的缝隙,犹太移民始终面临文化选择的尴尬和痛苦。在第二章中,从文本内部研究入手,依次从文本中的词语套话、等级关系和故事情节三个层面展开探析,从而考察犹太作家在文本中是如何塑造异国形象的。在三位作家眼中,代表异国形象的外部世界动荡不安,充满诱惑,它给犹太人带来的不是迷茫就是毁灭,因而与美国文化的同化是不可能的,唯有秉承犹太民族所固有的文化操守,坚守犹太文化传统美德,才能找到人生的方向和生活的意义。在第三章中,结合三位作家对犹太文化在美国的生存境遇的思考,分析第一章中所研究的社会集体想象物与第二章中的异国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阐述它们存在着内在一致性,说明犹太民族对异国形象的塑造属于意识形态导向类型,作家们在塑造他者形象的同时,也对犹太文化价值做了再次肯定和宣扬。在结语中,重申论点,对全文进行总结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