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MCW雷达的多人定位及生命体征探测技术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pse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人定位及生命体征探测技术在医疗监护、应急救援、家庭健康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基于视频、红外的成像技术可以将人体目标从待测环境中区分出来,但容易受到光照强度、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干扰,并且不能给出准确的生命体征信息。基于雷达的多人定位及生命体征探测技术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可以实现长时间、不间断的监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发多收FMCW雷达的多人定位及生命体征探测算法及系统,实现对多个人体目标的二维空间定位并获得对应目标的呼吸及心跳信号。主要研究内容归纳如下:(1)介绍了FMCW雷达的测距及生命体征探测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基于DBF的多人定位及生命体征探测的基本原理,并对基于向量空间的非自适应DBF算法进行了仿真和性能验证。(2)根据本文的应用需求,设计了一套单发多收FMCW雷达系统,介绍了系统的各单元模块,包括收发天线、发射及接收单元、采样单元、控制及数据传输单元;并通过多接收通道幅度与相位校正实验消除各通道的固有误差,提高了DBF技术的准确性。(3)提出了一种多人定位及生命体征信号探测算法:首先基于DBF角度扫描,求出各个人体目标的距离、角度信息;然后基于改进A~2RC算法,抑制干扰人体目标角度区间的能量,提取出各个人体目标的生命体征信号;最后基于改进VMD算法,克服端点效应问题,准确地分离出各个人体目标的呼吸、心跳信号。(4)搭建了单发多收FMCW雷达系统实验平台,通过两人和三人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多人定位及生命体征信号探测算法的有效性。两人实验中,测距最大误差为0.162m,测角最大误差为2°,呼吸、心跳信号频率的最大测量误差为0.024Hz;三人实验中,测距最大误差为0.142m,测角最大误差为4.7°。呼吸、心跳信号频率的最大测量误差为0.0244Hz。
其他文献
随着微波通信系统不断发展,小型化、超宽带的微波组件已经成为电子战对抗装备的重要发展趋势,接收机作为现代电子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性能指标的要求也变得更为苛刻。本文采用超外差二次变频方案,基于多功能芯片开关滤波器组以及多芯片微组装技术(MCM),同时利用微波单片集成电路(MMIC)实现电路紧凑的集成与互连,结构上采用一体化模块设计,完成对0.3-18GHz小型化超宽带接收机的低成本设计。首先,本
目前雷达对抗的手段越来越丰富,空间动态群目标识别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对于如何从雷达回波中识别出真实目标的信息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对于雷达接收到的混叠信号的处理方法,盲源分离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它将若干个未知的源信号经过某种未知的方法混合,然后利用较少的信息将这若干个源信号从混合信号中分离出来。欠定盲源分离属于一种病态问题,可以将它视作一个方程个数少于未知数个数的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该问题的解一
电动伺服加载系统(electric servo loading system,ESLS)又称电动负载模拟器,主要用于模拟承载机构在实际工况下所承受的真实载荷,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以及科研实验等领域,是重要的地面半实物仿真设备。ESLS可模拟舵机在实际工况中所受到的多种形式的载荷谱,对分析和研究舵机系统的机械结构参数和控制性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动伺服加载系统控制的关键技术问题在于:ES
实现机器人装配的必要条件:机器人自身高定位精度、装配目标位置自动测量、装配过程中有柔顺补偿。本文就混联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上设置一款具备六维载荷力识别、刚度可调节的被动柔顺装置,开展研究与设计工作。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混联机器人的结构特点,并对其进行运动学分析,然后利用摄动法建立该混联机器人基于运动副的位姿误差模型,确定机器人的位姿误差范围以及柔顺装置的柔顺范围;(2)基于4-RRR冗余并联
随着近年来微波通信应用的深入,微波组件正向更高频和小型化的方向发展。上变频组件是发射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多芯片组装技术(Multi-Chip Module,MCM)对微波单片集成电路(Microwav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MMIC)完成紧密分布连接,实现EHF频段宽带上变频组件的小型化设计。首先,本文对宽带上变频组件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确
毫米波引信具有探测精度高、目标识别率大、抗干扰性能好等优点,是无线电引信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主要针对毫米波引信探测系统整体方案以及相应射频电路设计进行研究,最终实现整个射频收发前端模块设计。针对毫米波引信探测系统做出如下工作:1.明确了毫米波引信探测系统的方案设计。详细阐述了毫米波引信探测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采用毫米波引信的优势,同时利用ADS软件对毫米波引信探测器射频收发前端系统进行模型仿真。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天线作为射频前端的关键器件,逐渐朝着多功能、高性能的方向发展。磁电偶极子天线作为一种互补天线,具有宽工作频段、对称的辐射方向图、低后瓣电平和低交叉极化电平等特点,非常适宜用作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天线。然而,已报道的磁电偶极子天线设计大多将天线作为一个单一功能器件,仅对天线自身性能优化,如果可以将滤波功能集成到磁电偶极子天线中,实现一种宽带磁电偶极子滤波天线,将更能有效地应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天线作为一种能够实现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的设备,在生活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人们对天线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变高。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共口径天线可以支持多个天线在同一天线口径内同时工作。与传统天线相比,共口径天线具有更高的空间利用率,相同频率下共口径天线占用的空间更小,能够满足系统多频工作的需求,有效提高了系统容量。本文在共口径天线多频工作的基础上,对共口径天线多频段、双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建设“数字中国”是党中央把握时代潮流、推动经济发展作出的重大安排。电网涉及千家万户,是能源传递的重要基础,电网的海量能源大数据在数字中国建设中处于“不可替代”“核心数据”的地位。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揣小勇认为,全面加快数字电网建设,将是“十四五”期间建设“数字中国”重要的基础性环节。揣小勇分析,
期刊
坡道起步是汽车行驶过程中频繁遇到的情况,由于车辆的运行环境比较复杂,在坡道起步特别是上坡起步时容易出现车辆倒溜等危害驾驶员生命财产安全的危险状况。特别对于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DDEV)而言,每个运动车轮都可以由电机单独控制,驱动力矩亦可以根据行驶需要自由分配,其坡道起步控制难度增大。因此,深化DDEV的坡道起步控制技术的研究,对提高其安全性能以及实现车辆的智能化驾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四轮轮毂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