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bita8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受教育者审美素养,具有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作用,是传导和贯穿各教育的神经系。幼儿园美术教学是培养幼儿审美感受力、审美欣赏力、审美表现力和审美创造力,进而提升幼儿审美素养,实施幼儿人文教育的重要路径。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是增强美术教学科学性、适宜性、有效性,提升幼儿园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审美是自我主动建构的动态过程,教师的作用在于支持幼儿主动建构自己的审美结构。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将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视为“开放的”、“动态的”、“审美的”过程,以“幼儿为本”为逻辑起点建构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首先,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将建构主义理论作为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的根本性指导,从四个维度来阐释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的理性之义:其一,幼儿为本是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在美术教学设计中要尊重幼儿美术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幼儿美术学习的自主性,调动幼儿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幼儿的美术创造性,关注幼儿的个性化审美。其二,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内容要做到三重适宜,即适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适宜幼儿的审美心理特点,适宜幼儿的现代生活。其三,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强调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的动态性和在实践中生成,努力寻求预设与生成的动态平衡。其四,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最终要以“以美育人”作为终极归旨,使美术教学设计归于幼儿审美素养的发展与提高。其次,研究进入不同等级的4所幼儿园实地观察记录美术教学活动,对17名一线教师进行访谈,分析36份美术教学活动方案,对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的全过程进行考察,力求准确了解和把握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的现状。研究发现,目前的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存在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理念正在转向以幼儿发展为本,并建构起了美术教学设计的内容体系,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的过程规范有序,美术教学设计指向于幼儿美术素养的发展。但是,研究也发现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中存在着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理念践行困难,现有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内容缺乏适宜性、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过程创生调适不足、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实际教学成效有限等问题。接着,依据现实考察的结果,研究从不同主体的美术教学设计理念、美术教学预期、教师美术教学素养三个方面对影响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的因素进行剖析。教师与家长的理念分歧,教师与管理者的理念分歧,降低了教师更新美术教学设计理念积极,导致美术教学设计理念践行困难。家长对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功利化认识,活动主题对美术教学设计内容选择的限制,园所对于美术教学的产品化预期,共同导致了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内容的偏失。教师美术教学价值观模糊,幼儿发展基本知识的缺乏,美术基本知识匮乏,美术教学设计能力不足导致导致美术教学设计缺乏科学性和适宜性。最后,基于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在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提出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的优化路径:其一,美术教学设计的相关主体要达成美术教学设计共识,践行幼儿为本教育理念。其二,要通过突出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的审美性,支持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的动态调整,从幼儿发展的立场建构美术教学设计内容来优化美术教学设计过程,完善教学设计内容体系。其三,要通过培养幼儿园教师正确的美术教学价值观,提升幼儿园教师的美术教学素养,加强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实践活动的方式来提升教师美术教学素养,实现美术教学有机生成。
其他文献
在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变迁、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时代背景的影响下,民众学校作为一股新兴力量涌入民众视野,因有国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统筹指导,民众学校在教师群体的内部结构、任用检定、培养进修和薪资福利等各方面管理呈现出多方面、多样化的特点,在近代社会教育转型的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时代印记,对近代中国社会教育的整体发展发挥着独特而又重要的影响。研究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民众学校教师管理的实际状况进行多维度分
21世纪以来经济、科技、社会整体呈现快速发展的特征,基础教育的发展也要跟随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步伐。传统的基础教育主要发生在学校内的课堂中,现如今社会资源的极大丰富以及对发生在学校以外非正式学习的关注,使得场馆作为重要公共教育机构的研究逐渐成为了与提升教育质量相联结的课题。同时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各类场馆中的参观学习也是提升其自主探索能力、更新认知水平、改善学习方式的过程。随着场馆建设的不断升级完善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研究者提及教师应当成为教学领导者。进入21世纪后,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教师新的责任,即是要让教师像领导者一样教学。由此,教师进行教学领导是顺应国际国内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关于中小学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研究仍较少,对中小学教师教学领导力的概念也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以往研究也表明当前教师教学领导力情况虽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教学领
基础教育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重要作用,作为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核心内容,语文课程的变革与发展向来是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阅读、群文阅读等尝试长久以来高居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榜首,使得学界对语文课程、教学要素的整合展开更多思索;自2019年部编版教材在中小学课堂中推广使用后,对于语文教材的分析也成为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前沿问题。在“大语文”的浪潮中,纵观一线阅读课堂,大
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在专业生活中起到的积极和建设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激发公众信心、指导专业行为、引导新成员遵守伦理规范。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将实现其与教育的更深层次的融合,以更加激烈的形式重塑教育形态,赋予教师专业发展新的动力与挑战,使得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或适应时代,或相斥于时代。由此所引发的关于教师专业伦理问题现实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因此,结合人工智能时代背景,阐明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变化,厘清教师专业伦理规
校园欺凌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教育难题,而中小学阶段的校园欺凌问题尤为突出。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韩国首尔发布的全球校园欺凌现状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年有将近2.46亿儿童和青少年遭受欺凌,约有32%的学生曾经在学校中遭受过欺凌。校园欺凌不仅会对被欺凌者的身体、心理、学业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产生严重负面影响,欺凌者和旁观者亦深受其害。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理中小学校园欺凌是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201
美国家长教师协会在推动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和保障儿童权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虽然我国在教育研究和教育政策方面同样重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但是却缺乏致力于促进家庭、学校和社会高效沟通的社会组织。了解并借鉴美国家长教师协会的组织经验,对于推动我国家长教师协会的组织设计和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从而推动我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本研究通过描述美国家长教师协会的发展历史和组织构成要素,并探究其组织协同运行的机制,以
二战后,美国联邦资金全方位紧缩,给高校办学经费带来下行压力,高校面临发展困境。而后,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影响美国的各行各业,高校也不例外。在这双重影响下,为释放大学的经济活力,美国政府在1980年颁布《拜杜法案》(Bayh-Dole Act),允许大学以技术转移的方式获取商业利益,从而揭开了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的序幕。其后,美国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辅助性法案,如1986年的《联邦技术转让法案》和1
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引发了人们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也由传统的重视“教育投入”转向“教育产出”的增值性证据。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满足市场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随之,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纷纷转向教育质量的改革和创新中来。学习成果评价作为质量提升和课程优化的方式,一直是国际间高校关注的焦点。这一趋势要求高等教育机构确定质量
作为21世纪教师所必需的关键技能,社会情绪能力成为美国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社会情绪学习运动的先导者,美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关注社会情绪学习,近几年开始将关注焦点从学生的社会情绪能力转向教师的社会情绪能力。为了提升教师社会情绪能力,美国完善教师专业标准、增加有效干预计划、改革教师评价系统、营造学校SEL氛围和发展学区合作关系等,以弥合美国教师教育中的“社会情绪鸿沟”。本文大致从六个方面开展研究: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