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症致病机理和发病规律,建立该病疾病模型,确定该病临床诊断标准,本实验从流行病学调查入手,通过走访发病塘口、询问受灾养殖户相关养殖及灾害情况,共完成调查问卷60余份,采集80只自然发病的疑似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症病蟹,从中选取12只具有典型临床症状且病变程度不同的病蟹组成自然病蟹组,将这12只自然病蟹编为1-12号,并对其肝胰腺和肌肉组织进行PCR实验,检测其中白斑综合症病毒和微孢子虫含量。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江苏省兴化市是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症的主要疫区,2015年和2016年受灾最为严重,2015年为疫情爆发的最高峰,2016年发病率仅略微下降,但仍对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2017年则明显好转,发病率大幅降低;病原检测结果显示,病蟹肝胰腺和肌肉检出微孢子虫的阳性率33.3%和0,由于比例较低,因此认为微孢子虫作为肝胰腺坏死症的可能性较小,有可能是继发感染微孢子虫;肝胰腺和肌肉组织中WSSV检出率均为9成,但是并未表现出白斑综合征的症状,说明病蟹体内虽然含有WSSV,但是病毒含量并未达到症状产生所需的最低浓度,据此判断病蟹作为WSSV携带者的可能性较大,而WSSV作为肝胰腺坏死症病原的可能性较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2015年、2016年,调查地区河蟹养殖户均在4月底5月初进行杀虫,同年5月中旬之后便开始出现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症病蟹数量明显增加的情况,6、7月份该病大规模爆发,由此可见疫情的暴发与药物的施用存在时间上的关联,从而确定了以杀虫药物诱导作为该病的研究方向。经过预实验的杀虫药物筛选,正式实验的验证,发现在阿维菌素浓度为8μg/L的水环境条件下,采用半静态染毒法对健康中华绒螯蟹进行持续诱导,可使其产生肝胰腺肿大、部分肝小管白化、肝胰腺完全白化、肝胰腺坏死、腹腔积水、鳃丝颜色变暗症状,经对比与患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症的自然病蟹的症状相似度较大。进一步从组织病理学角度研究诱导组与自然组病蟹的相似性发现,两组病蟹在相同的症状阶段,其肝胰腺和肌肉的组织病理症状具有较高的相似程度,最终依据肝小管的病理症状,将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症的完整发病过程分为4个阶段,并依次命名为:肝胰腺增生期、部分肝小管白化期、肝胰腺完全白化期和肝胰腺坏死期;鳃部组织表现出受所生活环境水质情况强烈影响的状况,诱导组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前三阶段时未发现鳃部健康,至肝胰腺坏死期出现水肿及充血症状,而自然组病蟹由于采集自不同的池塘,鳃部症状体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症状种类较多如:水肿、充血、鳃小叶上皮细胞融合等。对两组病蟹肝胰腺中乳酸脱氢酶(LDH)、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在各症状时期的活力测定并对比,结果显示随着肝胰腺病变的加重,诱导组和自然组病蟹肝胰腺酶活力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其中乳酸脱氢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呈持续降低趋势,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最后结合全文各章实验研究结果,总结并讨论了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症的致病机制,阐释了肝胰腺肿大、肌肉萎缩和腹腔积水三种症状的产生机制机制及其相互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