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总体模型的设计效应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aix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效应是抽样调查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复杂抽样设计中确定样本量的关键。对设计效应的研究存在“基于设计”和“基于模型”两种模式。在基于设计的模式下,总体单元是固定的,样本的随机性来源于样本的随机抽取,设计效应要通过基于设计的方差估计来得到,而在复杂抽样设计下往往无法得到方差的简洁表达,也就无法得到设计效应的计算公式,只能通过重抽样方法(刀切法、自助法等)或泰勒线性化方法得到设计效应的计算结果;在基于模型的模式下,总体被认为是超总体模型的一次具体实现,也具有随机性,设计效应可以由基于超总体模型的方差估计得到,而对于各种抽样设计包括复杂抽样设计,只要得到对应的超总体模型,就能得到方差的简洁表达,也就能得到设计效应的计算公式,而公式的正确性又可通过仿真来验证。基于超总体模型的设计效应研究日益受到国外研究者的重视,但目前国内研究较少。本文首先进行了一些基本的梳理和辨析工作,主要包括:一是通过公式推导和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梳理了设计效应的影响因素,明确调查变量、估计量、抽样方法和样本量均可对设计效应造成显著影响;二是对基于设计的设计效应测算进行梳理分析,一方面梳理了基于设计的设计效应基本测算方法,另一方面研究了用复杂抽样的样本估计简单随机抽样下估计量方差的问题,通过仿真对比研究了方差的简单估计和无偏估计,发现文献所给的无偏估计相对于简单估计来说并不存在明显优势,却增加了估计的难度和计算量;三是提出了基于设计的设计效应测算框架,并提出当简单估计不存在时,可采用原始刀切法来估计简单随机抽样下估计量的方差,最后还进行了仿真验证。本文的核心工作:一是丰富发展了抽样方法对应的超总体模型,基于随机效应模型提出了分层、多阶段、不等概率等抽样因素单独存在或同时存在时对应的一系列超总体模型;二是基于所给模型推导出分层、类集、加权单因素设计效应的计算公式和二因素、三因素同时存在时的组合设计效应计算公式,公式表明多因素同时存在的组合设计效应等于对应单因素设计效应的乘积,进一步还通过抽样模拟仿真验证了公式的有效性。所推导出的计算公式,一方面与Kish等人所给传统公式吻合,另一方面,内容也比传统公式更加丰富。通过这些公式,本文实现了对设计效应的分解,也使得对设计效应的内部结构和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本文还基于超总体模型,研究了一些特定情形下设计效应的计算问题。具体来说,一是针对极致的分层和加权同时存在的情况下设计效应计算公式低估真实设计效应的问题,给出了修正因子表达式,并通过大量仿真得到了修正因子的简洁的近似表达;二是针对权与调查变量相关的情况下,设计效应计算公式失效的问题,采用非线性函数泰勒展开的思路,基于超总体模型推导得出了权与调查变量相关情况下设计效应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三是针对类集效应计算公式在三阶段抽样下无法使用的问题,基于超总体模型推导得出了与传统公式形式一致但更具一般性的类集效应计算公式,同样也进行了仿真验证;四是基于超总体模型研究了多层估计情况下,各域或层对应的设计效应和总体对应的设计效应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关系表达式,并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本文还探讨了所推导出的设计效应的一系列计算公式的估计和应用问题。一方面,探讨了仅有抽样设计和样本信息的情况下设计效应计算公式中参数的估计问题,梳理给出了每个公式的估计方法,并对自己所提出的估计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另一方面,基于湖北省武汉“1+8”城市圈育龄妇女信息数据库,以其中潜江市育龄妇女为总体,进行了多种抽样设计,并计算了对应的设计效应,从而对实际总体下估计量的设计效应有了直观的认识。最后,还提出了在实际抽样中减小设计效应的具体意见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丰富发展了抽样方法对应的超总体模型。本文在文献所给的简单随机抽样和二阶段抽样对应的超总体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超总体模型的设计思路,并依据思路设计出分层、多阶段、不等概率等抽样因素单独存在或同时存在时对应的一系列的超总体模型。第二,初步建立起基于超总体模型的设计效应测算体系。基于超总体模型,不但推导出分层、类集、加权单因素设计效应和多因素同时存在时组合设计效应的计算公式和估计公式,并且推导出权与变量相关时的加权效应、三阶段抽样下的类集效应的计算公式和估计公式,以及多层估计时设计效应的合成公式和估计公式。这些公式初步构成了基于超总体模型的设计效应测算体系。第三,发现并初步解决了一些设计效应相关问题。比如,发现极致分层和加权同时存在时设计效应的低估问题,并通过设计修正因子初步解决了该问题;再比如,针对类集效应计算公式在三阶段抽样下不适用的问题,给出了三阶段抽样下类集效应的计算公式;又比如,针对分层抽样下各层对应设计效应和总体对应设计效应之间关系问题,给出了简洁的关系表达式。
其他文献
学位
目的:1.通过进行中药联合针灸疗法与单纯中药疗法治疗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的Meta分析,从临床疗效、远期疗效及安全性等方面综合评价两种TD治疗方案。2.观察并对比揿针联合静心止动方与单纯静心止动方治疗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疗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分为Meta分析和临床研究两部分。Meta分析部分对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
研究目的观察参麻益智方通过调节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微血管内皮改善突触可塑性的作用机制。研究内容本研究以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采用参麻益智方干预三周后对各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病理形态、微血管密度,检测突触相关蛋白、VEGF/Flk-1/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初步探索参麻益智方通过调节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微血管内皮改善突触可塑性的作用及
近年来随着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中医经方治疗慢性病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家重视。乌梅丸作为代表性经方,其组方立意独特、组方之理深邃,与临床慢性病、疑难杂病的病机相契合,因而在慢性病、疑难杂病应用该方逐步增多,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本研究基于古今文献及数据挖掘技术,深入探讨乌梅丸组方、功效特点,还原乌梅丸证治本源;进一步挖掘、完善乌梅丸已有的方证诊断依据,总结乌梅丸方证应用指征,为临床应用乌梅丸治疗慢性
背景: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目前治疗膝骨关节炎末期最有效方法,能够矫正患膝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关节功能,对患者生活水平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随者TKA技术的日益成熟和人工关节材料的不断完善,TKA手术已成为成熟手术,能够为严重膝骨关节炎提供有效治疗,在我国老龄化趋势下,每年TKA手术量也在稳步上升。TKA术后康复是获得手术预期疗效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新发冠状病毒性疾病的不断出现(如SARS、MERS、COVID-19等),迫使人类寻找有效地应对策略,从多方面建立控制突发疫情的手段及方法迫在眉睫。适宜的动物模型是疫苗及药物筛选的基础,建立能在P2实验室中应用且成本较低的冠状病毒小鼠肺炎模型,对于控制疫情、药物筛选及病毒免疫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治疗疫病有几千年的实践积累,自西汉至清末,有记载的大型瘟疫超过300余次,在此过程中形成了
利用省资源平台实施网课教学,兼以微课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诊断学情、调整教学策略,发挥微课结构和数字资源的优势进行教学干预,有效突破重难点,从而在微课设计应用实践中逐步树立微课课程观。
研究目的:1.观察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taVNS)治疗难治性抑郁症(TRD)、非难治抑郁症(nTRD)的临床疗效。2.探索TRD、nTRD的静息态磁共振(rs-fMRI)脑功能病理机制;进一步阐明taVNS8周治疗前后的TRD、nTRD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波谱(MRS)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相关的疗效机制。研究方法:1、临床研究:从临床招募到30例TRD患者和22例n
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并非唯一的公益维护渠道,检察机关是否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应受民事、行政公益诉讼之顺位关系等因素的制约。当个案同时属于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时,与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相比,由行政机关在收到检察建议后履行监管职责可以更高效、便捷地维护公益。当行政机关履行监管职责到位而生态环境却未被修复时,因客观法秩序已得到维护,故行政公益诉讼缺乏启动条件。此时的生态环境未被修复乃受客观条件所限,启动检
赵德馨教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经济史学工作者。他在经济史学的多个研究领域取得了极高的建树。从1956年完成研究生班学习至今,赵德馨教授已出版7部专著,1部专题论文集,1部论文选,3部合著,2部资料汇编,主编书7种,发表论文224篇。1998年退休后,赵德馨教授依然专注于科研工作,至今已完成的或正在进行的国家课题有5个,省级项目5个,自定项目3个。其中,已完成的项目中,主编的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