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模型的设备集成系统安全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wenhong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备集成系统是集机、电、液、控等多种物理过程与学科技术于一体的高寿命、高可靠性复杂装备,其功能丰富且耦合度高,内含多个子系统且子系统之间关联密切,具有运行过程复杂,系统状态随时间变化的特性。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设备集成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备受重视。传统的安全性分析方法多是从事故和风险角度出发,未充分利用系统自身监测信息,对事故低发、结构功能复杂等特点的系统安全性分析受到限制。为此论文基于系统内部元素状态信息及监测信息对系统的安全及控制进行研究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设备集成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耦合作用分析,将系统分解为多个子系统进行研究,降低复杂维度;针对各子系统结合运行过程中的实际监测信息及专家经验提取出表征其安全性的要素指标:基于网络理论,以设备集成系统的部件为节点,部件的可靠性指标和拓扑指标作为节点的属性,部件间的耦合关系为连接边,传播强度为边的权值,构建可反映系统特性的耦合关系网络模型;提出了利用映射理论研究网络中节点信息与各安全要素信息之间多种形式的隐性关系模型,构建了设备集成系统微观状态至宏观表现的安全性网络模型。其次,在设备集成系统的安全性控制研究中,基于系统耦合关系网络提取节点的拓扑指标,根据节点与安全要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定义节点的危害度指标并利用雷达图进行求解,应用TOPSIS多属性决策方法获得系统中的关键节点并进行控制;研究网络元素及环境引起的系统故障传播特性,将节点出度中心性和故障率融合定义节点的传播属性,结合连接边的传播强度,基于耦合关系网络构建了一种适用于多源并行故障传播的路径搜索模型,并利用此方法寻找系统中的关键传播路径为安全预防及控制提供支撑。最后,基于耦合关系网络、安全要素及子系统构建系统的多层模糊安全评估体系,实现了从系统微观状态反映宏观安全状态的过程,划分系统的安全等级,并对较低安全等级的系统状态实施控制。将上述方法和模型对高速列车系统进行应用和验证,分析表明该安全控制方法为设备集成系统的安全性及控制分析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其发展阶段与现代化程度乃至投资环境的重要标准;市政管网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承担着供水、供热、排水等任务,维持和保障城市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运行。但是大部分城市管网的管理效率都不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因此,应用基于计算机技术建立城市管网监控系统,进一步提高管网的运行效率,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课题针对市政管网管理运行特点,提出了利用G
一、高校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管理的现状  (一)本科生教育管理的现状  本科生人数众多,受到较多的关注。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目前普通本科生人数已经突破3000万,客观上由于本科生人数众多,主观上由于对“高等教育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并重,研究生与本科生共同成长”方针的片面理解,辅导员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本科生的管理上,造成本科生管理过严、过细。“学生进大学校门伊始,我们就向
期刊
对电机振动的抑制一直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以往电机振动的抑制方法是通过优化设备结构、增加减振材料或装置等,这些方法是电机振动抑制的主要方法,能够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但有时也增加了系统结构的复杂性。为此,本文针对具体的电机模型,主要探讨在不增加任何系统结构复杂性的前提下,从控制律的角度提高交流电机振动抑制特性,研究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在交流电机振动控制中的应用。为了使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具有更好
同一场景两幅影像的匹配问题是计算机视觉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三维重建中的一个关键步骤,更是立体视频中的一个关键技术。立体视频主要是以两幅影像的三维重建为基础,而目
本文着眼于新型滑翔式再入飞行器在方案设计阶段的再入轨迹优化问题。飞行器再入过程经历的高度和飞行速度都跨越了较大的范围,且受防热和过载等方面的严格约束,同时高超声速
一、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1.管理对象的特殊性  独立学院的学生是有别于重点批次、本科二批和专科学生的“特殊”群体,他们普遍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和努力程度不够,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心理压力大、心理冲突强烈,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心理状态与母体高校学生有较大差异。其中也不乏高考发挥失常、高考志愿填报失误的高分学生,他们不满足于仅仅上一所三本院校,理想远大,目标明确,学习勤奋。学生思想
期刊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是保证生产过程安全运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基于B/S结构的监测诊断系统克服了传统集中式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许多缺点和不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按大类招生最早可追溯到2001年,当时北京大学在借鉴国外著名大学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字教学改革方针,即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进行本科生学习制度的根本变革,并于2001年秋正式开始实施“元培计划”,从此拉开了国内高校“大类招生”的序幕。2002年,清华大学紧跟其后。2003年,北师大等一批重点高校也逐渐试行了“按学院
期刊
3月28日下午,西城区“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社区党员奥运先锋岗”誓师大会在展览馆广场举行,来自全区152个社区的党员代表400余人参加了誓师活动,决心在社区的奥运先锋
计算机网络类课程实验往往强调特定内容的消化吸收,缺乏课程间的横向联系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简单、孤立、虚构的课堂实验教学导致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离社会对人才的期望存有差距。相关工程教育改革研究指出,高等工程教育应以现代工程的要求和标准,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培养具有大工程知识和技能的工程师。在网络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方面,学校的校园网就是一个来自生产实际的理想实训环境。本文以国际上先进的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