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物/生物炭复合材料对砷污染土壤的稳定化性能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zhang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土壤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刻不容缓。砷是我国土壤和地下水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超标有毒类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水体、土壤和大气等环境介质中,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是需要严格控制的污染物之一。铁矿物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等特点,作为钝化剂可有效降低土壤中砷毒性以及阻碍其迁移的目的,是治理含砷污染土壤的常用材料之一。生物炭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微孔结构有利于吸附重金属污染物,同时作为载体可有效避免铁矿物的团聚,提高土壤修复效果。因此,将铁矿物与生物炭进行复合,研究铁矿物/生物炭复合材料对砷污染土壤的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生物炭为载体,合成了针铁矿/生物炭(Gh/BC)、赤铁矿/生物炭(He/BC)和水铁矿/生物炭(Fh/BC)复合材料,用于土壤和水中砷的吸附固定。首先开展了水中砷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实验研究,通过批量吸附实验考察了复合材料在不同砷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 H、反应时间下,水相中砷的吸附性能,并采用简化连续提取法分析被吸附砷的形态。结果表明,三种复合材料中,Fh/BC对砷的吸附效果最好,其最大吸附量为80.09 mg/g,且在较宽的p H范围内(p H为3~11),均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另外,Fh/BC吸附的砷中稳定态砷占总吸附量的99.18%,污染物二次释放的风险较低。通过SEM、BET、FTIR、XRD和XPS分析材料的形貌结构、理化特性和元素形态,研究Fh/BC对砷的作用机制。材料表征结果表明,Fh/BC表面的水铁矿(Fh)颗粒对砷的吸附起到重要作用,其除砷机制主要包括静电引力和配位络合,吸附剂反应后Fe(II)相对含量由37.20%增加到了47.21%,且34.93%的As(III)被氧化为As(V),表明吸附剂具有良好的氧化性能。随后进行土壤固化实验,制备了人工模拟砷污染土壤,以Gh/BC、He/BC和Fh/BC为修复剂,考察了三种铁矿物/生物炭复合材料对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性能。结果表明,投加Gh/BC、He/BC和Fh/BC后,砷污染土壤的p H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土壤p H随着复合材料投加量的增多而降低;投加Gh/BC、He/BC和Fh/BC复合材料可以有效降低砷污染土壤中有效态砷的含量,降低土壤砷的生物有效性,减少对植物的危害,且稳定化率随复合材料投加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大;投加Gh/BC、He/BC和Fh/BC均能有效降低砷污染土壤中TCLP浸出态砷的含量,减少因雨水冲刷等途径造成的二次污染,且随着复合材料投加量的增加,TCLP浸出态砷含量逐渐降低。投加Gh/BC、He/BC和Fh/BC均能将砷污染土壤中生物有效性高的F1和F2向生物有效性低的F3、F4和F5转化,且材料投加量越大,稳定化效果越好。考察了环境条件对Fh/BC修复砷污染土壤性能的影响。在恒湿、冻融循环和干湿循环条件下,以Fh/BC为土壤修复剂进行土壤稳定化实验(S1、S2和S3分别为总砷浓度为50、100和200 mg/kg的模拟砷污染土样),通过土壤有效态砷含量、毒性浸出浓度以及砷赋存形态的变化评价其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恒湿条件下,当Fh/BC投加量为7%,培养28 d时,S1、S2和S3土样有效态砷的稳定化效率分别为84.19%、81.42%和86.91%;S1、S2和S3土样TCLP浸出浓度稳定化效率分别为82.07%、77.58%和72.25%;S1、S2和S3土样中F1+F2占比分别降低了39.32%、35.09%和35.01%。冻融循环条件下,当Fh/BC投加量为7%,培养28 d时,S1、S2和S3土样有效态砷的稳定化效率分别为63.06%、59.85%和63.51%;S1、S2和S3土样TCLP浸出浓度稳定化效率分别为53.44%、57.75%和55.25%。干湿循环条件下,当Fh/BC投加量为7%,培养28 d时,S1、S2和S3土样有效态砷的稳定化效率分别为57.71%、54.46%和53.48%;S1、S2和S3土样TCLP浸出浓度稳定化效率分别为50.46%、53.68%和56.36%。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已处于老龄化时期,同时,老龄化进程也在快速提高,随着老龄化进程的提高,现行的养老体系对于应对日益突显的养老危机显得力不从心,为了缓解这一危机,需要尽快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养老模式。在此背景下,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应运而生。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是一种新型养老产品,它可以确保老年人依旧可以使用房屋的背景下,抵押房产,从而获取稳定现金流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文章首先总结了目前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产
学位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一类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蛋白,能特异性清除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超氧化物。由于其重要的生物学价值,SOD在食品添加、农业生产、化妆品、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然而,天然SOD存在稳定性差、细胞亲和力低和易被蛋白酶降解等缺陷,极大地限制了开发与应用。近年来随着大量酶突变体的构建及相应热稳定性数据的测定,利
学位
黄铜矿和黄铁矿是铜硫矿石中典型的矿物,浮选法是分离这两种矿物的常用方法。目前,石灰高碱浮选工艺最为成熟,但存在石灰用量大、伴生贵金属回收率低、设备和矿浆输送管道结垢、矿山废水环境污染、选矿闭路试验指标波动等诸多问题。开展铜、硫高效分离的基础理论研究,在低碱度下强化无石灰铜硫浮选分离对于铜硫矿石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矿山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黄铜矿和黄铁矿纯矿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次氯酸
学位
背景和研究目的:慢性内脏痛是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 syndrome,IBS)等临床疾病的常见特征。目前中枢敏化是慢性内脏痛敏的重要机制,其中丘脑连结核(thalamic nucleus reuniens,Re)是参与痛觉信息处理的重要中枢核团之一。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神经递质系统在内脏痛敏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5-HT2B受体在内
学位
作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种实践探索,田园综合体是针对我国三农问题而提出的战略性发展模式,对于促进我国城乡融合发展、重塑乡村、创新乡村治理方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田园综合体开发建设的试点实践和发展,其在规划过程中,尤其是多方主体合作参与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为此,笔者以田园综合体开发的参与主体为切入点,探讨多方主体参与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合作模式,并尝试提出田园综合体规划的核心体系及策略,以期
学位
随着铅矿石的贫细杂化,要将矿物单体解离必须将矿石细磨或超细磨,这就不可避免的面对微细粒浮选的挑战。微细粒脉石矿物具有质量小,比表面积大等特性,在浮选过程中微细粒脉石矿物会凝聚罩盖在目的矿物表面,降低目的矿物可浮性及药剂的选择性,恶化浮选条件。本文通过含银方铅矿、微细粒方解石、微细粒石英和微细粒绿泥石四种单矿物浮选试验以及方铅矿和微细粒脉石矿物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研究微细粒脉石矿物的种类及微细粒脉石
学位
随着地层浅部资源的日益枯竭,向地球更深处进军已成为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深部开采已然离不开深井工程的支撑,而国内在深竖井施工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技术研究方面仍较薄弱。因此,本文以“某矿深竖井施工工程”为依托,从深竖井开挖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控制这一科学问题出发,采用现场调查、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及井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在该矿建井工程区地层完整性分析的基础上,在
学位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是目前国内地下矿山采用较多的采矿方法之一,其切割天井、盲天井等施工建设影响着整个矿山生产进度。目前盲天井一次成井中深孔爆破成功案例约为15m,尚无20m一次成井爆破成功案例。论文依托于“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井下上向盲竖井中深孔爆破一次成井技术研究”项目,参考国内外大量一次成井掏槽爆破相关实例,结合理论推导、数值模拟以及现场爆破试验等方法与手段,研究盲天井掏槽爆破中孔间距与空孔数量
学位
工业制造场景的识别理解是智能运输小车视觉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现有智能运输小车视觉感知能力单一导致场景理解能力不足,本文围绕工业制造场景的语义分割算法进行研究,目的是丰富和完善智能运输小车对工业制造场景视觉感知与功能区域的理解能力,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工业制造场景数据集构建及基础特征提取网络选取。首先获取600幅工业制造场景实地图像数据集,进一步通过随机旋转、裁剪、镜像、亮度调节和高斯加噪将数据
学位
地下矿产资源在开采后会形成采空区,采空区的形成会伴随部分矿体资源被遗留在井下,称为残矿。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人的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目前如何安全有效的处理采空区,高效回采残矿已成为提高矿山安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回采方案及复杂采空区稳定性进行分析,探究最佳矿柱回采方案和回采顺序,本文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矿山现场查阅地质资料并调查井下采场实际开采情况,确定研究范围。(2)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