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平原全新世人类生存环境演变及其对史前人类活动的影响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h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辽平原作为我国东北地区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长期以来由于高强度的人类活动致使该区域人地矛盾突出,而探究长时间尺度人地关系演变则可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本文根据松辽平原自然环境特征,分别选取4处典型遗址附近的自然沉积剖面,利用植硅体、粒度和烧失量分析,结合高精度的AMS14C年代测定,重建了松辽平原史前先民生活的气候背景。通过对遗址剖面和遗迹样品进行植硅体分析,在前人的动植物及同位素研究基础上,结合高精度AMS14C定年重建了松辽平原史前先民的生业模式。利用考古遗址14C年代累积概率分布和遗址点核密度分析,探究了松辽平原史前人口和聚落的时空分布特征。最后将史前先民生存的气候背景、生业模式、人口和聚落的时空分布相结合,重建了松辽平原史前人地关系的演变特征。所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松辽平原进入全新世后年平均气温逐渐升高,在9000~5000 cal yr BP间年平均气温达到了全新世期间的最高值,随后开始降低,4000~2000 cal yr BP间年平均气温降低地更为显著。松辽平原南、北部气候演变略有差异,南部相较于北部从9000 cal yr BP至2000 cal yr BP年平均气温下降的趋势更为明显。新石器时代早期整个松辽平原气温升高、降水增加。新石器时代中期松辽平原气候呈现温暖湿润的特征,不过松辽平原北部在8000 cal yr BP和5300 cal yr BP左右存在2次显著的降温,而松辽平原南部仅在5000 cal yr BP左右降温明显。新石器时代晚期松辽平原南部气候波动变化明显,整体上较为寒冷干燥,而松辽平原北部气候则相对温暖湿润。随后的青铜时代松辽平原南部气候虽然存在短暂的暖湿,不过仍以冷干为主,而松辽平原北部气候条件则变得寒冷湿润。松辽平原南部新石器时代中期暖湿的气候环境与考古学文化的繁荣同步发展,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气候波动伴随着考古学文化的衰落,而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繁荣则是建立在以冷干为主的气候背景下。松辽平原北部偏湿润的气候环境更利于史前渔猎文化的发展。(2)松辽平原南部受到温暖湿润气候的影响,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生业模式就包含狩猎、捕捞和采集的成分,并逐步出现了早期野生作物栽培与驯化。新石器时代中期,野生作物栽培与驯化不断推进,黍粟农作物在史前先民的饮食结构中不断增多。至红山文化时期,虽然仍存在狩猎采集的成分,但农业已成为先民饮食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黍粟农作物在居民饮食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高。松辽平原南部北缘受到气候条件和松花江流域渔猎文化的影响,渔猎在史前先民的生业模式中始终占据重要的成分,而农业生产较为落后。松辽平原北部史前时期先民的生业模式中缺少农业的成分,渔猎和采集早在新仙女木时期就始终占据了生业模式中的主导地位,这种渔猎和采集为主的生业模式一直延续到青铜文化晚期,逐渐才出现了少许农业和畜牧业。整体来看,松辽平原南部从新石器到青铜时代,农业始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在先民生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直至成为饮食结构中最重要的成分。而松辽平原北部从新石器至青铜时代存在着渔猎经济持续成为主导的生业模式特征。(3)从时间上来看,松辽平原从新石器至青铜时代人口和聚落有着数倍的增加,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人类活动不断增强。人口从8000 cal yr BP、6500 cal yr BP和4000 cal yr BP左右开始有3次显著的增加,整体来看呈现出波动递增的特点。聚落数量从新石器至青铜时代增加了将近5倍。从空间上来看,松辽平原新石器至青铜时代人口和聚落分布呈南多北少的特征,松辽平原南部考古遗址14C年代累积概率分布比北部高1倍以上,新石器时代史前聚落分布南部较北部高出1倍左右,但进入青铜时代两个区域的数量差异已经接近7倍,由此可见松辽平原南部不仅人口数量较多,而且增加速度明显高于松辽平原北部地区。从整个松辽平原来看,新石器时代聚落分布偏向于盆地的西侧,沿嫩江大兴安岭东麓向南至西辽河上游的老哈河、教来河沿岸。而到了青铜时代,聚落分布的重心明显向东南方向偏移,从老哈河、教来河沿岸向东北方向呈条带状至第二松花江流域。这样的聚落分布特征促进了松辽平原两条主要的史前时期考古学文化交流路线形成。(4)松辽平原史前人地关系演变遵循从“量变平衡模式”转变为“质变平衡模式”的规律,伴随着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复杂程度的提高,史前先民应对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逐渐提高,先后经历了“崇拜自然”到“改造自然”的转变。受到气候环境的影响,松辽平原南北部史前人地关系演变模式存在差异,松辽平原南部史前人地关系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量变平衡模式”逐步演化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的“质变平衡模式”,生业模式从农作物栽培驯化与狩猎采集演化为农业的持续强化,人类活动强度随着人口和聚落的增加而逐渐增强,人地关系经历了“和谐—矛盾—和谐”的转变。而松辽平原北部史前人地关系从新石器时代的“量变平衡模式”转变为青铜时代的“质变平衡模式”,生业模式始终以渔猎经济为主导并不断强化,人类活动强度受到人口和聚落分布的影响整体偏弱,人地关系较为和谐。
其他文献
癌症是当今世界第二大死亡原因,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癌症的治疗虽然一直是医学上的难题,但近几十年来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进展,癌症的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都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药物治疗方面,从传统的细胞毒类药物,逐步向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治疗和细胞治疗方向发展,病人的治疗效果获得提升,生存期延长。值得一提的是,近十多年的肿瘤免疫治疗快速发展,给病人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肿瘤免疫治疗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仅对
学位
为研究碳纤维(Cf)加入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以Y2O3为烧结助剂,采用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了Cf/Si3N4复合材料,其中碳纤维加入量为0、2wt%和5wt%。选用乙醇作分散介质,通过球磨工艺可有效分散短切碳纤维。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在复合材料中分散均匀,且材料中的晶粒在垂直于热压压力的方向呈现一定取向排列。高温烧结过程中,碳纤维与Si3N4或其表面的SiO2层发生反应,生成SiC中间层。适
期刊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工艺已进入超微缩尺度时代。器件的开路电流、功耗和短沟道效应之间需要进行权衡,改善器件性能成为挑战性问题。然而上述指标是多个维度的函数,难以进行解耦和独立优化。因此,为了满足下一代技术节点的需求,需要在优化器件设计和提升性能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本论文主要在量子水
学位
图是一种具有良好表达能力的数据结构,被广泛用于不同领域中表示元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得益于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神经网络被扩展至图领域,图神经网络应运而生。然而,图神经网络由于其不规则的访存以及不规则和规则的双重运算模式,通用计算平台、传统神经网络加速器以及传统图计算加速器在处理图神经网络时都效率低下。此外,现实世界中图的规模庞大且仍持续增长,处理如此规模的图需要很高的存储成本和运算成本。本文
学位
甚低频波(Very Low Frequency,VLF:3-30kHz)具有穿透能力强、传播距离远的优点,在国防军事等领域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但因其波长较长,导致天线辐射效率低、建设成本大,而电离层折射率较大,能够大幅度缩短电磁波波长。因此,科学家们开始尝试使用在航天器上搭载VLF天线的方法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远距离通信,并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星载甚低频发射与传播试验。本文以此为背景,对几种星载VLF天
学位
骨与关节损伤后的康复是临床上的重大难题,已经日益成为人类残疾乃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骨与关节损伤后肢体肌肉状态的评估,临床上主要采取周径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测量、软组织局部张力判断、肌肉收缩力量和持久性能力测定等外在表征方法,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只能进行定性等级评价,而不能做到客观精准的定量评估;对于骨与关节损伤后的康复,传统的康复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局部理疗、主被动关节活动和各种物理措施等
学位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导致许多低海拔的植物成功上侵到高海拔的生态系统,进而对凋落物分解产生明显的影响。而凋落物分解的微小变化都将对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的含量及土壤C储量产生显著影响,并可能导致全球气候的进一步变化。苔原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对气候变化敏感。苔原土壤C储量大,在调节全球碳平衡中有着重要作用。长白山苔原带近50年以0.28℃/10a的平均速度变暖,并伴随小叶章等草本植物上侵原生的灌木苔原,使之
学位
<正>更多的企业在这两年间争相上岸,试图抓住IPO大潮中最后的风口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曾说公司永远不可能上市,因为现金充足,不干那骗人的事。把上市等同于圈钱骗人,其实并非老干妈一家,对于很多白手起家并深耕市场多年的食品企业来说,稳定的营收利润、充足的现金储备使得它们不必为融资发愁,而能以高傲的姿态拒绝外界抛来的橄榄枝。但这样的情况正在慢慢改变。随着食品快消行业进入新阶段,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
期刊
研究了一类描述硫化物与植被相互作用反应扩散模型的空间动力学行为,通过线性稳定性分析以及构造Liapunov函数来讨论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与全局稳定性,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
期刊
泥炭沼泽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碳库,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全新世以来泥炭沼泽发育和碳累积过程、速率及其影响因素与气候变化、植被动态、区域水文格局紧密相关,对揭示泥炭沼泽现代碳循环贡献、保护泥炭沼泽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泥炭沼泽发育和碳积累过程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方泥炭沼泽区(北半球中高纬度)和热带泥炭沼泽区。长白山区是我国泥炭沼泽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属于北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