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S)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30%~35%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在此背景下,准确、全面地了解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特征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如何能够更好的对颈部动脉粥样硬化进行评估,并进一步判断其进展程度及速度,以及成为可信任的临床治疗观察依据的有效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超声医学的发展,颈部动脉粥样斑块逐渐被人们认识,使用二维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来评估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已经在临床医学上得到广泛应用,二维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易操作、价格低、无创伤。但是二维超声不利于患者的短期随访。首先,随访中超声操作人员不同就会导致测量值的差异,即使同一个检查者进行超声检查,因角度、探头的不同,也会造成斑块测量上的差异。其次,颈部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厚度、斑块面积的年变化量很小,短期随访对比差异并不明显。再次,二维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不能测量颈部斑块体积大小。随着三维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发展,斑块体积的测量成为可能,三维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从不同角度全方位观察颈部斑块的形态,全面的获得斑块信息。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最为重要的一类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胆固醇血症的药物,他汀类药物不仅能够对脑卒中患者的脑组织及血管产生保护性作用,而且还能够显著降低脑卒中患者血脂的水平,在对于预防与治疗脑卒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是利用三维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分析颈部动脉斑块体积变化,旨在探讨三维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脑卒中患者随访观察中颈部动脉斑块体积的变化情况,研究短期内颈部血管斑块体积变化特点以及观察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到2016年3月本院神经内科因缺血性脑卒中住院且二维超声证实存在颈部动脉斑块患者45例,按照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分为服药组(26例)及未服药组(15例入组),采集并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腰臀比、既往史、烟酒嗜好等一般临床信息,使用PHILIPiU3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VL13-5容积探头对患者颈动脉斑块进行三维维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观察测量颈部血管内中膜厚度、斑块厚度、斑块面积、斑块体积、斑块回声等变化情况。观察3个月及6个月后分别比较随访患者斑块体积的变化情况。结果:颈部斑块体积、血脂、C反应蛋白在基线时和随访3个月及6个月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药物除了有降血脂、改善内皮功能、减轻病变部位的炎症反应等作用外,还能逆转斑块和提高斑块的稳定性,是延缓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保护性因素。结果:1用三维超声多普勒观察颈部动脉斑块体积是更好的短期随访监测指标。2服用他汀药物患者与未服用他汀患者颈部血管斑块体积在3个月及6个月分别与基线水平比较有差异(P<0.05,具有显著差异)。3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血脂,且有抗炎、抗氧化应激作用(P<0.05,具有显著差异)。4服用不同种类他汀患者斑块平均体积均有所下降。结论:1颈部动脉斑块短期随访时间内的变化在三维参数是最容易出现的,三维多普勒超声参数斑块的体积在观察斑块定量变化时是比较敏感的,优于二维超声。2三维多普勒超声操作方便,检查费用低廉,无创伤性,人为干预因素小,有利于治疗过程中反复检查,以便动态的观察斑块的变化情况。3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除了能显著降低血脂,还具有稳定斑块、改善血管内皮,能减少脂质沉积和炎性因子释放,从而具有抗血管氧化、抗血管壁炎症作用。4他汀类药物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大保护性因素,对脑卒中患者的脑及血管产生保护作用,对于脑卒中后的治疗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