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曲率薄壁梁碰撞力学特性及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s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薄壁梁结构是汽车车身重要的吸能结构,由于其具有强度高、吸能效果好、质量轻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车身结构中。在汽车碰撞事故中,车身薄壁梁结构受力复杂,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变形式。车身薄壁梁大量采用具有整体曲率、多个加强板加强且截面复杂的结构。薄壁梁的压溃和弯曲是两种最基本的变形和吸能方式,因此,分析矩形截面曲率薄壁梁和帽形截面曲率薄壁梁在纯弯曲工况下的弯曲变形机理,建立相应吸能理论预测模型是前纵梁和地板纵梁耐撞性设计的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体现在:(1)基于弹性力学基本原理,通过改进截面上顶板屈曲系数和有效翼缘宽度的经验公式,使得无曲率矩形截面薄壁梁和无曲率加强帽形截面薄壁梁在纯弯曲工况下的最大弯曲力矩理论预测公式与有限元仿真计算结果一致性更高。(2)根据圆轴曲率矩形截面薄壁梁在纯弯曲工况下的应力分布状态,确定了圆角半径以及曲率大小对矩形截面曲率薄壁梁纯弯曲工况下抗弯性能的影响;推导出矩形截面曲率薄壁梁在纯弯曲工况下的最大弯曲力矩公式和塑性变形失效后的吸能预测理论公式。利用有限元仿真的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8组不同截面尺寸、不同材料、不同厚度和不同圆角半径的矩形截面曲率薄壁梁在纯弯曲工况下的最大弯曲力矩以及塑性变形失效后的吸能量,其中最大弯曲力矩误差在10%以内。(3)帽形截面曲率薄壁梁通常应用于车身前纵梁、地板纵梁和B柱等。为完善多种常见截面曲率薄壁梁的理论基础,推导出上帽形截面曲率薄壁梁和下帽形截面曲率薄壁梁的最大弯曲力矩和塑性变形失效后的吸能理论预测公式。利用有限元仿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验证了8组不同截面尺寸、不同材料、不同厚度和不同圆角半径的帽形截面曲率薄壁梁的最大弯曲力矩以及塑性变形失效后的吸能量其中最大弯曲力矩误差在10%以内。(4)选用某B级轿车为研究对象,针对65 km/h初速度的100%正面碰撞工况,提出曲率薄壁梁的耐撞性设计目标。利用限度分析的方法,对目标结构进行概念性优化设计。结合上述帽形截面和矩形截面曲率薄壁梁的最大弯曲力矩公式,推算达到目标结构耐撞性设计目标所需的截面尺寸、材料和厚度等参数的选取。加速度峰值降低72.4 m/s~2,左脚处侵入量降低21.1 mm,转向节处侵入量降低25.8 mm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其他文献
空间桁架展开机构是大型航天器实现在轨建造与装配的关键部件。而我国现阶段对大尺度、大收缩比的桁架展开机构需求量越来越大,结构要求越来越复杂,迫切需要掌握大型桁架展开机构的设计与仿真能力。航天器大型桁架展开机构具有特征尺寸量级大、结构复杂、铰间隙数量众多且接触碰撞剧烈等特点,通过建立基于共形接触的航天器桁架展开机构动力学模型,研究桁架展开机构在展开过程中的动态特性。为大型航天桁架可展开机构的设计及仿真
学位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而电主轴单元作为高档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其末端热误差严重影响着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及精度稳定性。电主轴单元在加工运行状态时,其末端热误差不仅受到电主轴单元内部结构生热的影响,还与加工环境温度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基于循环冷却液换热方式构建出了一种电主轴单元结构温度主动控制策略,通过试验验证了该主动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最后以试验数
学位
技术系统进化定律是从大量的技术系统进化历史过程中归纳出来的,揭示了技术系统进化的客观规律。科学使用技术系统进化定律能够主动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避免盲目试错,降低研发成本,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引导进化理论提供了一种利用进化定律的方法,以主动的方式挖掘产品可能的进化状态,强调从一组全面的场景中选择出最具进化潜力的场景,以确保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产品的创新提供指导。虽然相关文献提出了引
学位
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迅猛发展,国内汽车保有量逐年提升,停车位不足的问题日益严重,停车场拥挤不堪在各个城市已成常态,加之泊车本身操作难度高,自动泊车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大。结合目前自动泊车系统领域的研究现状,选择从路径规划与路径跟踪控制两方面开展对自动泊车系统的研究。首先,提出基于车辆运动学模型与五次多项式的路径规划方法。建立车辆运动学模型,为路径规划提供车辆运动学约束,同时为自动泊车路径规划的碰撞分析
学位
助力型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系统是一种人机协作式的机器人运动系统,可以帮助人体进行运动,为其提供外力支持,减轻人体的负担,它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军事、医学以及工业。准确识别人的意图是进行外骨骼机器人精确控制的关键环节。当前,对人体的步态识别及意图感知主要基于姿态传感器和足底压力传感器,但是也存在诸如压力传感器收集信息不完整、未充分结合仿真验证、识别精度低之类的问题。本课题基于柔性压力传感器设计了一套足底压
学位
以步态丰富、结构冗余为突出特征的六足机器人运动灵活、可靠性高,凭借足端与地形“离散接触、适时转移”独特驱动模式,具备卓越的地形适应能力,在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关键领域中不可替代作用日益凸显。多足协调控制作为六足机器人运动规划的核心,重点解决足端在落足点间高效转移与机体位姿动态调整两大难题,是实现机器人动态柔顺运动的关键。然而,受限于精准地形感知、自由步态规划、关节协同控制等瓶颈问题,现有多足协调控制
学位
近年来,智能机器人的创新与应用逐渐受到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作为机器人学与人工智能领域融合的产物,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拥有了越来越多类似人类的思维和能力。但是受外界因素影响,处理一些实际工作问题时,机器人的决策能力不足,并不能实现全自动化。作业过程中如何处理非结构化现场环境下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仍是当今智能机器人发展的主要挑战。当前实际工作中对于灵活性与多功能性要求相对较高,在较短的时间内改
学位
路径规划是指移动机器人在工作空间中寻找一条从初始位置到目标位置避开障碍物的路径,它不仅关系到机器人在作业空间是否能顺利完成任务,而且也关系到机器人的寿命、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和效率等。现有的多数路径规划算法研究在搜索效率及搜索安全性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较好地应用在移动机器人平台上。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A*路径规划算法,在保证搜索效率的同时,确保了算法规划出的路径的安全性,并利用仿真与实
学位
人类健康的主动脉作为从心脏输送血液至全身细小血管的主要途径,其力学性能与诸多心血管疾病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对动脉血管壁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并对其材料参数识别是生物力学领域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论文以健康成年牛的动脉血管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单轴拉伸实验,并采用超弹性材料本构模型进行有限元建模,基于智能算法,对动脉血管壁的材料参数进行预测,得到了动脉血管壁的材料参数,并比较了各种算法的效率和精度,为
学位
激光清洗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洗方式,相比传统的清洗方式具有无须接触、无须研磨、不引入额外杂质以及适用于各种非常规材料等特点,是目前发展最快的一种清洗解决办法。激光清洗根据其应用场景和作业方式主要分为干式清洗和湿式清洗,本文对激光干式清洗方式展开论述。面对日益精进的加工工艺需求激光清洗技术正在迅速发展,高精密、高标准以及特殊环境的清洗需求对于清洗工艺的要求较高。为了优化其工艺参数本文搭建了激光清洗理论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