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霸权与古巴革命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sjtw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期间,美国政府以古巴与苏联之间有着紧密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联系而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为由,对古巴采取敌视政策。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停止了对古巴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并撒出了其在古巴的军事专家和人员。到1989年底,许多美国官员都认为,古巴不再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然而,新的国际局势之下,美国对古巴仍旧维持不合时宜的敌视政策。美国对古巴的政策为什么没有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改变?国内外的学者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本文从苏联解体以来的美古关系入手,从美国维持霸权与古巴捍卫国家主权而不断斗争的角度,对美古冲突的实质予以重点剖析。 在阅读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笔者指出,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与古巴革命相冲突,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美国对古巴革命的政策中表现出强烈的霸权主义。美国对古巴的霸权有其历史根源。冷战期间及其结束后,美国对古巴的霸权又分别服从于美国在这两个时期不同的全球称霸战略。文章利用国际政治学中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从历史的角度对美古关系进行剖析。文章大体分五部分。第一部分运用国际政治学中霸权、主权等相关的理论概念,界定美国对古巴的行为属于霸权,古巴为捍卫社会主义制度而与美国霸权相冲突是出于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从而为本文的论题提供理论框架:第二部分通过回顾苏联解体以前美古关系的发展,指出美国对古巴政策中的反共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质是为了维护美国在古巴、拉美乃至第三世界的霸权,为说明冷战的结束并没有改变美古冲突的实质做铺垫。第三、第四部分是全文的重点。第三部分分析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变化、美国对古巴的政策及措施;第四部分分析苏联解体后古巴在“双重封锁”下所进行的一系列捍卫国家独立、主权的措施。两部分相比照说明,美古两个政府间相互冲突的价值观主导着冷战结束后美古关系的演变。最后一部分则基于前面的分析,在霸权与反霸权的框架下,展望美古关系今后的走向。
其他文献
<正> 脚气看上去是小病,然而有时奇痒,会影响学习和工作,继发感染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同时会因自身传染而引起手癣、体癣和甲癣,甚至还会传染给他人。要想彻底治好脚气,必须
<正>应用医用远红外热像检查,将乳腺包块患者与健康人群乳腺的远红外热像进行比较分析,为乳腺包块的热像诊断提供参考依据。乳腺包块患者于术前进行红外摄像检测,根据术后病
会议
跟着导游走完景点,这才有时间让我们细细地品味这千年古镇,走在狭长的小巷里,踩在平坦的青石小路上,轻抚两旁斑驳的老墙,似乎看见了这里昔日的繁华,仿佛自己穿越时空来到了以
近代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领袖梁启超因与康有为一道辅佐光绪帝发动著名的戊戍变法而成为清末中国最孚名望的政治人物之一,而其晚年因在清华园设坛讲授中华传统的儒道等国学,亦堪
《诗经》的押韵是上古音研究的基础,但"《诗经》是押韵的"这个基本的命题却是个先验的、未被证明的假设。本文收集《诗经》诗句中的末字,统计它们的相逢次数,采用数理统计的
目的总结重度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的临床治疗及文献复习。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出现低钠血症的类型、发病机理、临床治疗及预后。结果 22例病例中脑性盐耗综合
<正> (一) 重读《威尼斯商人》,总要想起英国著名的莎士比亚研究专家柯尔律治的一段话:"莎士比亚的人物,像实际生活中的人一样,常常被误解,几乎总是被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
能量流动是流域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体现。本研究以安塞纸坊沟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流域1980~2001年的土地利用及社会经济动态数据,结合野外试验和调查,对纸坊沟流域生态恢复措施20
复合地基工后沉降是复合地基设计必需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其如何合理地进行计算已逐渐成为工程界所关注的问题,但有关研究至今尚不多见。本文从解析计算和有限元分析两方面着
<正> 墨子名翟。他和他的弟子所著的书名字也叫"墨子"。"公输"是墨子中的一篇,选在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里。墨子的时代比孔子稍后,正当春秋以后和战国的初期。当时大国并吞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