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enyu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老年农民养老问题引起社会关注.农村养老保险自1998年以来出现了征缴难、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等问题,其筹资模式己不适应农村实际情况及未来的发展.由于农民收入增长难,土地、家庭养老的社会功能也越来越受到削弱.创新筹资模式成为解决农村养老保险发展问题的关键.本文应用了比较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以及土地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对农村养老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针对农村养老保险缺乏互济性,对各类筹资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新的筹资模式改变农村养老保险完全积累模式为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在赋予农民永久土地使用权的前提下,以土地使用权规范、有效流转为基础,通过农民缴费和转让土地使用权建立一个统筹账户、一个个人缴费的个人账户、一个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个人账户.着重对两个个人账户进行了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初步说明,通过农民土地使用权转让,使个人账户增加了积累,最终使农民的养老金水平得到提高.研究中提出应尊重和明确土地使用权作为有期限产权,其主体就是承包土地的农民.这种期限产权应具有永久土地使用权的性质,也应具有财产权的性质,这就为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化创造了条件.农村养老基金会和农村社保银行这两大管理主体将发挥重要作用.农村养老基金会作为基金法人,为了达到养老金增值保值的目的,提高农村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用招标或投票的方式选定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人,基金法人与之形成委托代理关系并相互制约.农村社保银行充当基金托管人保管基金和个人账户,农村社保银行还是重要的土地使用权投资人,成立专门的农村社保银行主要是利用银行资本激活土地使用权流转.新的模式将促进农民积极投保,保障老年农民的养老权益;通过制度安排使土地流转收益成为农民养老金个人账户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促进农村劳动力、农村资本向城镇集中,以建立综合的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
其他文献
下文中提问方为纵横文化营销,回答方为陶瓷博览会策划人葛千涛  记:据我们了解,以往的大型陶瓷博览会都是在产地举办的,你们为什么要在上海举办国际陶瓷生活艺术博览会?  葛:在中国,上海具有不可复制的城市特征,长三角地区的经贸文化为上海奠定了成为一流国际化大都市的基石。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已有707家落户上海,未来二个中心的建立成为了上海城市发展的引擎。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进一步拓展了上海的国际、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对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企业及其管理者的重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力已从对物质资本的竞争演化为对人力资源的竞争。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
协同商务于1999年由Gartner Group提出,被誉为“下一代的电子商务”。然而目前的B2B电子商务系统难以满足协同商务的要求,其存在如下局限性:交易实体范围过窄、跨网络系统集
进度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工程的进度直接影响工程效益。建筑工程项目具有唯一性、资源限制性多、目标性强、管理动态性强等特点,需要在进度方面加强管理
近年来,我区随着花生水稻轮作制的推广,不但促进了粮食生产,而且直生型花生也发展较快。但花生在相同的品种、施肥、管理条件下,由于生长期不同,产量差异很大。生产上往往因
本论文主要对我国金融风险的现状及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和对控制金融风险的手段进行了研究。针对本课题的特点,采用归纳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规范分析与实
有效实用的生产计划调度方案是先进制造技术实践的基础,是保证企业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研究与应用基于组件的车间计划调度系统是为制造业提供有效生产计划方案,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制造业信息化新的发展趋势。 本论文以863课题“基于组件的可重构车间生产计划调度与控制系统”和西飞公司36分厂车间计划调度系统作为工程应用背景,对面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车间的计划调度系统的
战略转型是当今时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互联网时代,传统制造企业互联网战略转型是一种有益的转型方式。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制造企业战略转型及风险研究的比较多,而对传统制造企业互联网战略转型风险的研究还相对不足。从现实情况来看,许多传统制造企业都在探索进行互联网战略转型,而在转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风险、如何识别、评价以及防范这些风险是摆在这些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这对于企业能否成功实现转
  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在中国物流业存在的与运输相关的一些问题。为了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借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本文介绍了厢式半挂车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应用情况。
互联互通是影响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因素,有鉴于中国互联骨干网间互联互通问题日益凸现,本论文试图就此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从而理清解决中国骨干网互联互通问题的思路。首先,论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