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波段三轴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研究

来源 :国防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870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求更高功率、更高频率的微波输出是高功率微波(High Power Microwave,HPM)技术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HPM源的输出微波功率水平受到单管功率容量的限制,难以突破10 GW量级,研究人员提出采用多个微波源进行空间相干功率合成的解决方案。通过相干功率合成,N个具有锁频锁相特性的HPM源能够在远场实现N ~2倍的等效功率输出。三轴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Triaxial Klystron Amplifier,TKA)具有高功率、高增益及输出微波频率稳定、相位可控等特性,是高频段HPM相干功率合成的优选器件之一。目前,TKA的研究主要集中在X波段且器件工作磁场强度较大(X波段TKA的典型工作磁场大小约为1T),为将TKA拓展向更高频段(如Ku、Ka波段)并探索TKA的小型化永磁封装,本文拟研究一种Ku波段低磁场TKA。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系统分析了TKA束-波相互作用谐振腔的谐振特性参数和束-波换能参数的作用效果并给出了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为TKA高频电磁结构的理论分析、结构设计和优化仿真奠定了物理基础。其次,研究了低磁场条件下强流相对论电子束(Intense Relativistic Electron Beam,IREB)的导引问题;设计了高吸收效率注入腔、两级级联式调制腔和单间隙驻波提取腔,给出了各个部件的设计方案和优化方法并对Ku波段TKA器件进行了整管优化仿真。最终,在电子束电压500 k V、电流4 k A,注入功率10 k W,导引磁场0.5 T的条件下,获得了频率14.25 GHz,功率710 MW的HPM输出,器件效率和增益分别为35.8%、49.4 d B。再次,对TKA反射器工作机理进行了系统性的理论研究,指出反射器的本质是谐振频率在器件工作频点附近的高阶模谐振腔;给出了反射器的设计和优化方法;指出多反射器TKA结构中为避免反射器间能量耦合振荡导致器件频率失锁,应尽可能增大调制腔前反射器本征谐振频点间的频率间隔,并保证各反射器的微波衰减效率不低于-25 d B。最终,将上述Ku波段TKA的束-波相互作用谐振腔TEM模隔离方式由吸波材料衰减方式改变为反射器反射抑制方式,在相同的工作参数条件下,器件输出功率为650 MW,在100 ns的时间内器件输出微波频率相位锁定良好,未观测到杂频起振现象。而后,进一步研究了X波段TKA非旋转对称模式自激振荡机理;鉴于调制腔中电子束负载电导(Ge/G0)为负值的本征TM模式起振是导致TKA非旋转对称模式自激振荡的根源,本文我们拟设计一种TM模式自激振荡风险低的调制腔;研究表明单间隙调制腔对TKA非旋转对称模式自激振荡具有主动抑制效果,核心原因是单间隙调制腔中所有非旋转对称TMn11模的Ge/G0均为正值,不存在自激振荡风险;我们利用级联式的单间隙调制腔对X波段TKA初始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三维粒子模拟结果显示改进结构中未观测到任何非旋转对称模式自激振荡现象;进一步,我们对本论文提出的Ku波段TKA进行了类似的三维粒子模拟仿真验证,仍未观测到任何非旋转对称模式自激振荡现象;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单间隙调制腔对非旋转对称模式自激振荡具有优异的主动抑制效果。最后,本文对小型化永磁封装的Ku波段TKA进行了初步的仿真研究;通过二极管结构的优化设计、注入腔轴向翻转、引入TEM模正反馈能量耦合等方式,器件工作所需磁场均匀区长度由32 cm缩短为19.6 cm,缩减幅度达39%;最后,在电子束电压340 k V、电流4.2 k A,注入功率15 k W,导引磁场0.5 T的条件下,获得了频率14.25 GHz,功率400 MW的HPM输出,同时器件锁频锁相效果良好。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纯轴向充磁的钕铁硼N50M对器件永磁导引系统进行了初步仿真设计;经优化,在轴向磁场0.5 T前提下,永磁导引系统磁钢外半径为17.8cm,轴向长度为29 cm,磁场均匀区长度不小于20 cm,总重量约为188 kg;将永磁导引系统产生的磁场代入CHPIC程序进行联合仿真,器件工作稳定、输出功率约为392 MW,充分验证了上述永磁导引系统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经济的发展带来城镇化进程加速,人们对住宅数量的需求增加与大中型城市土地供不应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建造高层住宅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方式。然而,在发展高层住宅的同时,土建工程造价问题仍然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基于此,笔者将从土建工程造价的主要影响因素等方面做简要分析,并归纳总结出具体方案。
信息化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新技术迅速发展,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改变了教育教学模式,要实践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提供支撑,极简教育技术掌握简单、实用、高效。本文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开展极简教育技术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正>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不仅为学生减负提供依据,还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进修学校作为县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40分钟能做什么,怎样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成为培训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目的 探索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移植期间焦虑、抑郁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1月徐州市和苏州市2所综合性三甲医院内82名拟行HSCT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和量表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与心理学资料,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广义估计方程进行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患者焦虑水平在整个HSCT期间呈缓慢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职业教育已进入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从产教融合型教师培育、产教融合型教材开发、产教融合型教法改革三个路径的九个方向出发,探索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物联网专业高质量发展的方法,并通过不断实践验证,推动高质育人。
现有城乡建设用地利用中关于增减挂钩指标与计划指标的设计和实践,忽略了两类指标间的冲突。城市挂钩指标与计划指标双轨运行无法充分发挥统一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优势,应将增减挂钩建新区的建设用地指标与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相统一,将增减挂钩拆旧区宅基地复垦增加的补充耕地指标与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计划指标相融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的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市场,提高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的效率,降低城市化的成本。
由于间歇井的开关井生产需要大量的人工巡井,无法保证开井时率,且采收率较低。通过开展气井自动间歇装置的应用研究,评价了自动间歇装置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可以实现远程自动间歇开关井、实时监测井口油套压、稳压外输和高压保护等功能,通过判断上下游油差形成最优间歇生产模式,提高了单井产气量,大幅减少了人工巡井工作量,为低压低产井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增产措施。
<正>创作说明:设定了一个女孩角色,并且通过小女孩扮演各种身份的人与环境的互动,表现24节气的每一个节气,让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期刊
机器人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在工业、医学、农业、服务业、建筑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有重要用途。主要针对中风偏瘫患者的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的机器人用于患者的下肢辅助练习或替代截肢者恢复行走能力。以智能/机械化的方式控制训练。该研究运用了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相关理论建立了下肢外骨骼三维模型,并设计了外骨骼的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等重点关节结构。对旋转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