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联合国环境大会将海洋塑料垃圾和海洋微塑料列入全球亟待解决的第二大环境问题,微塑料污染问题已经受到了世界各国和相关国际组织的广泛关注。微塑料难以降解,在环境中具有持久性,其上易附着聚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且极易被贝类吸附摄食或被鱼类误食。此外,水中的微塑料会沿食物链传递被人体直接或间接摄入,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它的来源包括初生源及次生源两类,初生源为直接排入环境中的微塑料颗粒,例如牙膏中的摩擦剂和护肤品中的起泡剂;次生源是排入环境中的大型塑料垃圾降解成的微小碎片颗粒。目前,国内外对生物体内微塑料的分离还没有统一方法并且国内外对生物体内微塑料的传递积累特征的认识也还很有限。因而,生物体内微塑料分离方法的建立完善以及生物体内微塑料的污染情况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对微塑料的来源进行调查研究并从源头上进行有效管控,有利于从源头上削减微塑料的产生以及遏止其产生的环境风险。基于以上原因,本论文首先以生物螺为例,探索了一种生物体内分离微塑料的有效、无害且普适的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太湖螺体内微塑料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测定分析,同时验证了该方法的稳定性;并采用该方法对辽东湾野生贝及鱼体内的微塑料丰度进行了测定,分别研究了贝及鱼体内微塑料的分布特征,以探讨微塑料在不同生物体贝及鱼间的传递情况;最后以典型区域温州市沿海重点行业区域塑料垃圾排放特征为例,进一步对海洋微塑料垃圾的次生源进行了初步调查,以期从行业角度揭露海洋微塑料污染源排放特征,为海洋塑料垃圾管理提出科学依据。本论文的具体工作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Tris-HCl裂解液、蛋白酶K以及10%KOH溶液对生物螺组织进行了消解,并与当下几种常用消解分离方法进行对比发现:本文所建立的方法温和、省时,使用该方法仅发现聚对苯二甲酸甲酯颗粒在处理后有轻微溶解现象,其他聚乙烯、聚丙烯以及聚氯乙烯颗粒在处理前后质量无明显变化,方法回收率为7389%。2)对太湖螺体内的微塑料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调查点位太湖螺体内微塑料的丰度范围为2.309.33个/ind.(或2.128.49个/g w.w.),70%的微塑料粒径范围集中在100400μm,以纤维类微塑料为主,经显微红外鉴定得出的微塑料的材质有聚乙酸乙烯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乙烯及聚酰胺4类。3)对辽东湾六种贝(四角蛤蜊、缢蛏、菲律宾蛤、青蛤、中国蛤蜊以及脉红螺)体内的微塑料丰度进行测定得出:辽东湾贝体内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10.9±6.74个/ind.(或5.9±4.93个/g w.w.),大多数微塑料粒径范围为60500μm,材质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氯化聚苯乙烯、聚(N-甲基丙烯酰胺)、聚氨酯、高分子石蜡混合物及聚乙烯基乙酰胺6类。4)对辽东湾六种鱼(小黄鱼、带鱼、黄姑鱼、鰕虎鱼、鲈鱼以及梭鱼)体内的微塑料丰度进行了测定,辽东湾鱼体内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12.16±11.36个/ind.(或7.48±3.41个/g w.w.)。相比于鱼鳃,鱼胃肠内的微塑料丰度更高,微塑料的材质有聚酰胺、尼龙、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聚氨酯、聚氯乙烯、聚乙烯、聚酯共酰胺、聚乙烯共十四乙烯、聚乙烯共丙烯、聚丙烯共聚物及聚苯乙烯11类。并且通过计算营养级放大因子发现:贝-鱼之间的营养级放大因子(TMF贝-鱼)为1.27,TMF值大于1,说明微塑料丰度从贝到鱼体内具有明显的生物放大效应。5)以典型沿海区域温州沿海为例,通过现场采样调查分析近海海岸塑料垃圾组分,进而对温州滨海行业塑料垃圾排放特征进行初步调查并估算行业年排放量,结果发现,温州滨海塑料垃圾的平均密度为2.72 g/m2,主要成分是塑料袋;温州沿海不同行业区域塑料垃圾的材质类型主要包括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苯乙烯和聚丙烯;海上渔业活动区年排放塑料垃圾量最高,约为1.09×104 t/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