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君子》在中国——从译本到舞台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a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里哀的《伪君子》是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杰作,自20世纪上半期被介绍到中国来,中文译本层出不穷,舞台演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不像某些作品(如《牛虻》)那样在本国名不见经传,而在中国却成为经典。作为一部在本国乃至世界上都可以当之无愧的喜剧经典,《伪君子》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和影响效力是值得研究的。 本文从中文译本和舞台脚本入手来研究《伪君子》,从比较文学和戏剧演出的角度来考察莫里衷喜剧在中国的译介、演出以及中国观众对其喜剧的接受状况。通过对法文原本、英语转译本和中文译本、脚本的翻译研究,将相对静态的文本因素与动态的戏剧因素综合起来考察莫里哀喜剧在中国传播接受这一动态过程中所发生的文化因素的过滤、变形乃至转换生成。 文章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伪君子》的中文翻译历史和代表性的中文译本,以及舞台演出脚本和演出史的概况,侧重史实勾勒,以期呈现这一翻译改造过程的历史面貌;第二部分是《伪君子》中译本的译介学研究,参照舞台脚本的修改,主要从误译、漏译的角度来考察译介过程中的文化变形,从改译的角度考察译介过程中的文化转换生成;第三部分从喜剧的外在形式和人物形象两个方面来考察《伪君子》舞台脚本对原作以及中译本的移植和改造。 文章力图在梳理《伪君子》的翻译史和演出史的基础上,挖掘《伪君子》在中国传播、误读和接受过程中所蕴含的文化社会历史内涵,指出《伪君子》鲜明的宗教色彩使它在各个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下与中国的受众之间始终存在一层隔膜。透过这部经典喜剧在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际遇,可以发现在它背后始终有一种文化意义或历史作用的东西掌控着它的命运。进入新世纪以来,《伪君子》在中国舞台上几成绝响,如何使这部伟大的喜剧在中国戏剧舞台上重放异彩,或许从历史的梳理和剖析中可以找到一些经验或者启示。
其他文献
上海东方卫视《舞林争霸》的播出,将默默无闻的中国“舞者”推向了大众娱乐的风口浪尖上。节目中的舞者技术精湛、表演细腻,其中不乏一些在国内外专业舞蹈比赛摘金夺银的舞蹈
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未来的青少年可能都离不开互联网了。网络在带给人们便捷、快感的同时,它也在不知不觉中让人们沉沦,尤其是青少年,他们的辨别能力和
当代文化散文“指20世纪80,90年代出现,由一批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写作,在取材和行文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
唐代后宫诗歌是中国诗歌传统的产物,也是女性创作的产物,但同时更是后宫生活的产物。所以,它从中国诗歌传统中继承来了一系列的遗传基因,同时也具有女性创作的许多特点,这些是需要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话剧文学以“立人”为意旨,承担了祛昧、去蔽的任务,表达的是知识分子的启蒙理想。而90年代以来,由于世俗化要求,启蒙精神走向了消歇。该文从四个角度入手,试图
《殷墟甲骨刻辞语素的认知研究》以引申、假借和语素识别理论以及认知语言学中关于范畴化、隐喻的研究成果为指导,以《甲骨文字典》中已识字(专有名词除外)为基本语料,对其进行
本文主要以北移汉民来到蒙古族地区之后,所形成的蒙汉杂居的生活方式为背景,论述了汉族移民所带来之文化与蒙古地区原有说唱文学传统相互交融的产物——本子故事。从本子故事的
期刊
神经网络、人工智能是最近几年常常能在新闻里读到的名词,许多媒体也早已在讨论哪些职业会在未来被机器人或人工智能取代。在国内外,早已有用程序自动写新闻报道的实例,当然
在1999年以前,打到美国的长途电话每分钟高达二、三十元人民币,给涉外企业以及亲友在海外的消费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人们对打国际长途电话是望而生畏,然而进入1999年以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