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推行。新课程的推行,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没有教师积极有效的参与,改革难以成功。然而,今天的中学教师激励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相关研究回顾显示,西方中学教师激励因素研究进展几乎与改革保持同步,且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广泛用于实际工作之中,而国内中学教师激励问题虽逐步开始受到重视,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显得较为零散,较之于国外相关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还存在明显差距,研究方法也还有待丰富和规范。 本文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定量研究、质的研究和个案剖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学教师激励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首先对7所样本中学的校长进行访谈,初步确定实施问卷调查的基本问题,初步了解当前中学教师的需求现状以及当前学校采取的激励措施。访谈7位校长后,确定研究问题,制定调查问卷,实地调查了某市市区内7所中学的部分中学教师,问卷包含三大类26个可能影响中学教师行为的激励因素。本文将学校性质、教师性别、教龄、职责和任教学科作为自变量,研究这些变量变化时,对激励因素影响程度的差异,利用曼一惠特尼U检验(Mann-Whitney)和K-W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Kruskal-Wallis test)对问卷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进行了效度和信度检验,从中总结规律,得出研究结论。问卷调查实施后,本文又对4位中学教师进行了个案研究,设计了6个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影响激励的相关问题进行个案访谈。最后选定7所样本中学中的一所作为案例中学,研究该中学在工资分配和人事制度等方面采取的措施,找到不足,结合对中学教师的实证研究,丰富并发展了“双因素”理论,提出了“双维度理论”,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个人等角度提出构建符合该区域的中学教师激励策略。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发现,新课改背景下,该区域中学教师最重视的激励因素包括:合理有效的制度、学校有优秀的领导、可观的收入与福利、灵活的工作时问和稳定的工作。学校性质不同、教师性别差异、职责差别、年龄和职称不同,对中学教师激励因素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学校的外部环境因素对中学教师激励起着重要作用,个人成长因素和工作关系因素重视不够。 通过调查研究,还发现该区域中学教师激励过程中存在这样的问题:激励和升学率紧密相连,升学和新课改理念存在冲突;教师对物质和精神需求都十分关注,但又缺乏向学校表达这些诉求;激励模式简单,物质的外在的激励较多,精神的内在的激励较少;学校划一的一般的评价较多,对教师劳动的全面评价较少,对教师个体的关注不够。根源探析发现,这些问题虽然表现在学校里,根子主要在新课改背景下高考与新课改理念的不协调,社会、家长的升学期望,以及随之而来的校长重视升学率,忽视教师激励因素的变化和研究。 针对激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从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自身等视角提出了促进中学教师发展的激励策略和建议。 1.从教育部门视角看:应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特别是与之相应的高考制度改革;重视中学校长的选拔和培训;增加教育投入,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薪酬福利;加强对中学教师发展的政策支持,不断提高中学教师专业素养。 2.从学校视角看:改革学校内部人事管理制度,实行教师岗位聘任制:要认真研究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建设学习型校园,建立和谐向上的团队文化;积极探索、制定中学教师中长期专业发展规划;适当减轻教师压力;探索有效的激励效果检验方法。 3.从教师自身发展看: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重视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