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缝合带中侏罗—早白垩世放射虫年代学研究及其对新特提斯洋演化的意义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ly_so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雅鲁藏布缝合带位于青藏高原南部,代表了新特提斯洋消减闭合的部位。一直以来,该缝合带内的蛇绿岩带被公认是新特提斯洋岩石圈的残留。它们与雅鲁藏布缝合带中相关的海相地层共同记录了新特提斯洋演化及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过程。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雅鲁藏布缝合带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为认识新特提斯洋的演化提供了重要证据。但是,目前关于雅鲁藏布缝合带的研究重点集中在该蛇绿岩的同位素年代格架和地球化学属性等方面,对该缝合带内海相地层的古生物学和沉积学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使得对新特提斯洋的演化缺乏系统认识。本文以雅鲁藏布缝合带西段仲巴地区的侏罗-白垩纪含放射虫远洋硅质(泥)岩以及中段日喀则弧前盆地白垩纪冲堆组底部硅质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古生物地层学、沉积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等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认识。在雅鲁藏布缝合带西段仲巴地区混杂岩带中实测了7条海相地层剖面。从其中放射虫硅质岩中,鉴定出了中生代放射虫31个属,42个种;识别出了4个侏罗纪放射虫组合和5个白垩纪放射虫组合。结合野外地质观察和构造分析,本文将该地区传统上被认为是正常沉积地层的桑单林组、郭雅拉组和盐多组理解为混杂岩,并将其分解为5个构造岩组:马泉河岩组、塔瓦岩组、尔捌岩组、衣桑岩组和踏弄岩组。根据江木那混杂岩中放射虫的年代序列,重建了大洋板块地层格架,揭示了新特提斯洋在中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演化过程,即在早阿普特期,从远洋放射虫硅质岩转变成陆源碎屑为主的泥岩,暗示了新特提斯洋开始俯冲,与蛇绿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吻合。而侏罗纪-白垩纪的放射虫年代,也否定了前人将该套地层定为始新世的认识。在雅鲁藏布缝合带中段纳虾、群让、则嘎普等地日喀则弧前盆地冲堆组海相地层实测了6条剖面。在其底部硅质岩中鉴定出早白垩世放射虫18个属,26个种,并识别出5个放射虫组合,显示其时代为晚巴列姆-晚阿普特期,与仲巴地区硅质泥岩时代一致。冲堆组上部碎屑岩在QFL图解中,均落入未切割岩浆弧-过渡岩浆弧区域。而碎屑锆石U-Pb年龄表现为显著的110Ma的单峰分布,与冈底斯岩浆岩年龄峰值吻合,表明冈底斯可能是冲堆组碎屑物的主要源区。通过上述研究,并结合冲堆组与蛇绿岩沉积不整合的接触关系,说明新特提斯洋在早白垩世晚期开始俯冲,日喀则弧前盆地开始发育,并接受来自冈底斯岛弧的碎屑物质。
其他文献
探讨正交异性双材料Ⅱ型界面裂纹问题,给出了它的力学模型.将控制方程化为广义重调和方程,借助复变函数方法推出了含两个应力奇异指数的应力函数.基于边界条件得到了两个八元非齐
本文围绕印顺法师菩萨道修行次第展开较全面系统的论述,其具体内容分为三部分。首先认为印顺法师菩萨道修行次第可分为般若道和方便道,此二道是菩萨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的整个
在大型变速恒频风电系统中采用新型无刷双馈发电机,既运行可靠又可降低所需控制系统的容量和成本.该文介绍了该种风电系统的组成和新型无刷双馈发电机结构;提出了各向异性轴
吉藏所处的陈、隋时期,佛教依附本土宗教的形势减弱,而采用借助、融合本土儒道思想文化的手段愈加突出。吉藏作为当时著名的解经高僧,总结了什肇之学对儒家、道家的看法,极力
对三维光导型半导体探测器瞬态问题的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提出了一类修正迎风分数步差分格式.应用变分形式、能量方法、归纳法假定、微分方程的先验估计理论和技巧,得到最佳阶
研究了无限压电体内共线周期裂纹间的相互作用的问题,并且考虑了裂纹尖端的饱和条带作用.应用Stroh理论和保角变换方法,得到了共线裂纹的一般周期解.对应力强度因子和饱和条带尺
通过对血站质量分析报告在质量控制、质量监督、质量管理应涵盖内容的分析研究,探讨1份内容全面,数据详实的质量分析报告,对血站最高管理者及时了解采供血生产及服务全过程质
针对汇率波动率潜在的结构不稳定,本文提出加权极大似然模型平均(WMLMA)预测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人民币、英镑、欧元与日元汇率的日波动率进行预测。通过选取特定的衰减参数,
重点讨论了LSFD(least square-based finite difference)方法和传统的FD(finite difference)方法在性能上的对比问题.对于传统的中心差分格式,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在二维情况的数值
基于不可行内点法和预估-校正算法的思想,提出两个新的求解二阶锥规划的内点预估-校正算法.其预估方向分别是Newton方向和Euler方向,校正方向属于Alizadeh-Haeberly-Overto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