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括 本文第一次成批地、系统地探索壮侗族“史籍、口侗词”(下简称“壮侗语词”)语源问题,探索的重点主要放在三个方面:一、受人关注,但悬而未决的。二、有争议,但未达成一致看法的。三、艰涩难懂,无人问津的。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论及“语源”的概念问题及其研究的意义、研究的历史以及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采用的方法等。第二部分是“史籍‘汉记壮侗语词’探源”。这一部分内容主要追溯历代汉文献记载的“汉记壮侗语词”的源头。第三部分是“壮侗语族口语词探源”。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探索壮侗语量词、数词、性别词、词头、送气音词等类词和单个词的来源。 后两部分的内容也涉及了同源词、老借词以及同族词的语源现象。 第一章 导言 “语源”是语词的声音和意义的来源,语源与词源不同,“词源”是一个具体词的音义来源,前者包括后者。语源研究属历史语言学范畴。 不同语言的语源学有不同的研究对象。汉语语源学主要研究单词源和词族源。壮侗语族语源学研究的对象除了包括汉语语源学研究的对象外,还涉及 词头来源、词类来源、“汉记壮侗语词”来源以及某一种语言的来源等范围。这是一种广义的语源研究。 语源研究不仅是词汇学、语义学、语音学、语法学的基础,而且对语言学以外的学科如历史学、民族学等领域也产生积极的作用。 语源研究源远流长,早在汉代,刘熙就写成了我国第一部语源学著作《释名》到了清代,又出现了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王念孙的《广雅疏证》、程瑶田的《果裸转语记》等成果。这些成果推动了语源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