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糖醇防龋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pra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龋病(Dental Caries)是人类发病率高、波及面广,最为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牙菌斑是龋病发生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微生态环境,国内外学者已经从各种角度对牙菌斑与龋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使人们对龋病的发病机制有了一定的认识。目前,人们普遍认为,菌斑中的细菌代谢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产生的酸性代谢产物可导致牙釉质发生脱矿、溶解,进而形成龋病,故对控制牙菌斑酸性产物的相关研究成为防龋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菌斑pH 变化是反映菌斑内产酸情况的可靠指标,因此对牙菌斑pH 动态变化的检测不仅是研究菌斑潜在致龋性及个体龋敏感性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防龋效果的重要手段。木糖醇作为一种糖的代替品已经广泛的应用于食品中,但随着对木糖醇的研究深入,人们发现长期食用含有木糖醇的食品,可以降低龋病的发病率,但木糖醇的确切防龋机制尚不清楚。目的: 本研究通过使用氢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检测木糖醇在牙菌斑中的代谢情况,探讨其非致龋特性,并在体外离体厌氧条件下考察木糖醇对变形链球菌的生长及代谢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木糖醇的抑菌防龋机制。同时,我们通过结合防龋微量元素锌探讨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的含木糖醇的良好防龋应用媒介——含木糖醇口香糖及含木糖醇漱口液对牙菌斑代谢糖产酸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和实验依据。材料及方法: 1. 选择10 名健康的青年志愿者,要求受试者无牙周病及口腔内无活跃性龋齿。所有受检者在实验前48 h 禁止口腔清洁,以积聚菌斑。取右侧上颌第二双尖牙与第一磨牙之间的邻面菌斑为测试部位,要求此部位为健康牙面。采用微型pH 电极接触法原位检测含漱10%的蔗糖、10%葡萄糖、10%果糖、10%麦芽糖、10%木糖醇溶液前后牙菌斑在1 h 内(0、5、10、15、20、30、40、50、60 min 九个时间点)pH 的动态变化,从菌斑代谢角度对比观察几种糖与木糖醇的致龋性的差异。2. 在分别含有3%蔗糖、2%木糖醇及3%蔗糖-2%木糖醇的胰蛋白酶水解物大
其他文献
作为山东首批特色小镇、鲁巴新型城镇化国际合作示范镇,上冶镇自身区位交通优越,产业基础较好,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循环体系。规划结合当前特色小镇的发展要求,确定循环产业小镇
螺旋锥齿轮用来传递相交轴之间的定传动比回转运动,由于具有承载高、重叠系数大、平稳性高、噪音低、振动小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采矿机械等大功率机械上。螺
文章针对件号为8202-16-0000-01的蒸汽烤箱经常出现的无蒸汽故障,根据该机件原理,结合部件CMM手册对可能出现该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分析结论进行分类整理,为今后的维护及
附随义务最初是作为对合同自由原则的限制而见诸于判例与学说的,后被逐渐提升为一项重要的合同义务而被规定在立法中。将合同的附随义务具体规定在成文法中,符合现代合同法的
通过实验研究了液体乙醇微尺度扩散火焰的高度、温度以及火焰稳定燃烧的流量范围随磁场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固定磁场的作用下,液体乙醇微尺度扩散火焰的高度降低,火焰的温度有所
通过野外调查和定点观测、采用人工授粉以及扫描电镜观察方法,对分布于浙江西天目山的中国特有兰科(Orchidaceae)植物无距虾脊兰(CalanthetsoongianaTangetF.T.Wang)野生植株的生长
洪泽湖区湿地是江苏省湿地生态系统的重点保护区域,湿地资源丰富,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条件优越,根据不同地段、不同季节的各自生态优势,可将洪泽湖区湿地划分为入湖河口滩地
新感觉派是海派文学中的重要一支,它是带有现代性和先锋性的文学流派,其现代质素表现在很多方面,将“新感觉派”这一小说流派纳入“现代性”视野,本文的思路就在于梳理一下对
近几年,内源性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新型的神经递质及其在大脑神经活动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NO的发现为脑科学和人工神经网络以及神经信号处理领域许
本文采用常规方法和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技术,对木通药材原植物进行了鉴定,并对样品液的制备工艺进行了考察,同时对指标性成分的提取、水解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含量的方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