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做”科学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liu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为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形成学校特色而自主确定的课程。温州三中在温州市教育局“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于2008年设立“学与做”科学特色项目。如何通过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现学校办学的价值取向,如何通过校本课程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5年多时间来,本人基于“学与做”科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在市教育局政策支持下,迅速推进,项目建设、课程开发、多元评价、成果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提高了初中阶段学生科学文化素养,追求学校科学文化的内涵发展。由此践行了学校“以特色促发展,以创新谋品牌”的特色发展思路,进一步丰富了学校办学内涵,提升了学校品位,提高了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本文以“育人”为办学出发点与落脚点,以有“特色”的办学行为丰富办学过程,追求以“文化”为博大根基的办学目标,阐述“学与做”科学特色教育的理念,“学与做”科学校本课程教育是这一课程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环境的过程,结合义务教育初中段新课程纲要,发展为初中年级的“学”与“做”融合并进,围绕“先做后学、边做边学、做后再学”的学习环节。1.“学与做”科学校本课程的形成过程中,通过科学特色教育场馆建设来进一步营造科学校园文化氛围;通过科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及师生多样化的科学体验来追求学校科学文化的内涵发展;2.“学与做”科学校本课程系列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学校课程建设来实施特色教育,以“科学”课程为着力点,通过整体课程构建,着力建设“基础性、拓展性、特色性”的科学特色课程体系,“确定课程目标——开发整合课程资源一一形成课程内容一一课程常规化实施一一课程评价反馈”实施校本课程,保证科学特色教育实施的时间、空间,提升科学特色教育发展的内涵水平,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提供多元、多层次发展的科学活动机会。3.“学与做”科学校本课程系列案例的展示中,以《走进校园科技馆》、《科学DV》、《物理“学与做”创新实验》为典型案例,从制定课程目标和明晰课程发展策略;形成课程纲要和注重课程资源建设;完善课程秩序和凸显学生发展性评价等三个方面构建。“学与做”科学校本课程以“先做后学、边做边学、以学定教”的教学导向,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2009年4月到2015年1月5年多时间里,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家级一等奖15项、二等奖22项;省级一等奖12项、二等奖22项,市级一等奖182项、二等奖272项。“学与做”科学校本课程是对‘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教育发展教育’大教育观的一种有益尝试,促进了学校特色的成型,促进学生发展,引发教师的专业自觉,提升学校办学理念。
其他文献
以湖北大学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为例,对高校体育实验室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实验室存在仪器设备不足、落后、实验面积较小、建设经费投入有限、实验课程重视度不够等问题,提
目的 探讨乳腺髓样癌的声像图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11例乳腺髓样癌患者 ( 13个病灶 ) ,观察其声像图表现及血供特点 (包括大小、边界、大体形态
波荡器性能一般有多个指标要求,而这些指标往往是相互冲突的,因此在磁场垫补时难以对垫补量进行精确推算,导致磁场垫补耗时和低效。为解决该问题,本文将多目标遗传算法应用于
在四川高压气井开发过程中常用桥塞进行临时封隔高压地层,后期施工需要钻开桥塞时,由于桥塞下部存在着与地层压力相当的上顶力,在钻开此类高压气井桥塞时存在着极大的安全及
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是监督职权和诉讼职权的统一。实践中,检察机关开展此项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对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认识存在偏颇;内部分工协作联动机制尚未确立;审查案件范
随着九十年代末开始的房地产市场化,随着老百姓的收入不断提高,也随着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加深,房地产价格这些年来一直深受老百姓、政府以及房地产商的关注。作为一线城市
<正>近几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棉花庄镇大福村多措并举,创新实干,全力打造农民集中居住点、村级创业点和高效农业示范点,并使"三点"集中连片,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新农村建
随着我国西部地区水电资源的开发,许多大规模的水电工程纷纷涌现。西部地区山高谷深,地势异常陡峻,长隧洞引水式发电是一种有效的水能开发方式。但是西部地区具有全球最强烈
目的通过研究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对饮食诱导肥胖大鼠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CLA降低体重、体脂作用的机制.方法
超声弹性成像是一种新型的成像技术,其根据组织的弹性成像特征评估组织的硬度,具有无创、客观、便捷等特点[1]。弹性成像可以判断病变性质[2-4],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如乳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