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966年《文艺报》转载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ngy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报》作为建国后最早且最重要的文艺刊物之一,积极参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活动,深刻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的变迁,它承担了传达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责任,成为文艺风向的指引者。建国初期的《文艺报》以其不可替代的地位、重要性和权威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根据对“十七年”《文艺报》的转载研究,发现转载的作品来源分为两个维度:横向来源为同一等级的国家刊物,如《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纵向来源为地方刊物,如《北京晚报》、《河北日报》、《上海文学》等。转载的类型以文艺政策、文艺批评、文学作品为主。本文研究对象为1949年9月25日—1966年5月20日期间《文艺报》转载的作品。对转载的作品进行穷尽式搜罗,按照类型对转载作品进行史料梳理。针对个别典型的转载作品,运用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分析其转载行为。第一章通过对《文艺报》外围因素的研究,来审视《文艺报》在中国当时文学史上的重要性,从宏观上理解转载这一形式的深层含义,深入分析影响转载这一形式的多种因素,包括政治因素、权力掌控和编辑筛选三个主要方面。第二章对“十七年”期间所转载的作品进行分类,具体分为文艺政策、文艺批评、文学作品、自我检讨四类,对转载的作品进行梳理。第三章运用场域理论分析典型的转载作品,旨在阐释场域中各行动者是怎样合谋完成转载行为的以及行动者各自期望达到的意图。第四章具体阐释所转载的作品对“十七年”文学规范化的作用和影响。本文认为《文艺报》作为承担着颁布文艺政策、引领文学思潮、指导文学创作的重要期刊,在选择转载文章时的目的性很强。这些文章在二次传播的过程中已经改变了最初发表时的意义和目的,文章影响的范围扩大,甚至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和文学规范的生成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本文通过研究转载这一微观视角管窥“十七年”文学的发生现场,旨在重返历史,呈现出历史的复杂性和鲜活性。
其他文献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发展迅猛,一跃成为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二的国家。随着政府在经济发展和管理中参与度的不断加大,公共权力与金钱财富的联系,从来也没有
本文结合钢纤维混凝土技术的特点,深入分析道路桥梁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技术的具体应用,为道路桥梁施工提供一定参考。
洪咨夔(1176—1236),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浙江临安)人。洪咨夔是南宋中后期一位忧国忧民、鲠直敢言的名臣。《宋史》《南宋馆阁叙录》《咸淳临安志》等书均有其传。洪咨夔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对交通事业有了更高的要求,桥梁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是重点和关键,结合现有技术的类型和要求等,如何做好技术分析成为重点。研究中以桥梁施工中钢纤维混
由于中小企业管理理念相对滞后、职业生涯管理缺失以及制度不完善等原因造成企业新员工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本文基于中小型企业在新员工职业生涯管理规划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
二维条码技术是目前新的信息存储和传递技术之,将二维条码技术与数字水印技术结合可以使二维条码技术的应用更好地进行防伪和防篡改,更加安全广泛的适用于各种领域。随着现代
Si02纳米微孔绝热材料具有体积密度低、气孔率高和导热系数低等特点,能被应用于冶金、化工、航天航空等隔热保温领域。本文分别以硅微粉和气相纳米Si02为主要原料,以红外遮光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企业在管理运行过程中,人力资源系统会存在各种风险,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论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表现
<正>概念获得模式概念获得模式是以信息加工为主导策略的教学模式的一种,是为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地学习有关概念而设
本文以传世文献为基础,结合汉简、封泥、印章等考古材料,并在充分吸收己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对汉唐时期谒者官制发展演变的整个过程作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并进而分析了其演变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