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掺杂g-C3N4/BiVO4催化剂的光催化—生物耦合系统强化去除溴酚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en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有“三致效应”和遗传毒性的卤代酚类化合物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水体污染严重,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很难对其有效处理。因此,开发新型、高效和绿色的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处理方法意义重大。本文以对溴苯酚(4-Bromophenol,4-BP)为主要目标污染物,制备了以g-C3N4和BiVO4为主要材料的p-n异质结复合半导体催化剂,并将其负载到不同的载体,构建光催化耦合生物同步降解体系(Intimately Coupled Photocatalysis and Biodegradation,ICPB)。研究成果如下:通过浸渍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B掺杂g-C3N4/BiVO4(BVCN)复合光催化剂。结果表明,与纯n型BiVO4和p型B掺杂的g-C3N4相比,p-n异质结光催化活性大大增强。B掺杂的g-C3N4/BiVO4异质结构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降解活性,比BiVO4高2.3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XPS等测试,证实BVCN复合光催化剂中存在单斜BiVO4和四方BiVO4的混合相,混合相BiVO4的形成归因于高温煅烧和B掺杂的g-C3N4表面化学能,BiVO4和B掺杂的g-C3N4之间形成了异质结来降低光生载流子的复合率。紫外漫反射和光催化降解实验证明BVCN复合光催化剂拥有增强的光吸收能力和出色的光催化效果。将BVCN复合光催化剂分别负载于碳纸、石墨毡、聚氨酯三种不同的载体,构建光催化耦合生物系统强化处理对溴苯酚(4-BP)模拟废水,探究不同的载体对ICPB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聚氨酯作为载体时,载体内部附有更密集的生物膜,在光催化和生物的协同作用下,反应36 h后4-BP的去除率为100%,与单独光催化相比4-BP的降解速率提高了50%。并且与碳纸和石墨毡相比,在反应24 h时聚氨酯系统的矿化效率为51.11%,而碳纸和石墨毡的矿化效率分别为13.8%和31.51%。对比进水和三个系统出水的三维荧光谱图可知,聚氨酯载体系统对污染物的降解最为彻底。在聚氨酯作为载体的系统中,溴酚降解功能菌(Allorhizobium-Neorhizobium-Pararhizobium-Rhizobium和Pseudomonas),生物絮凝功能菌Terrimonas得到明显富集。最后,提出了B-掺杂g-C3N4/BiVO4耦合生物降解体系对4-BP可能的降解机理。基于B掺杂g-C3N4/BiVO4的ICPB系统与单一光降解和生物处理相比,对4-BP展现出优异的吸附降解以及矿化效果,在难生物降解卤代酚物质的去除方面具有实际应用能力。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环氧丙烷(PO)作为第三大丙烯衍生物,仅次于聚丙烯和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丙烯直接气相环氧化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PO制备工艺,具有绿色环保、操作简单等优点。然而该反应的催化剂Au/TS-1尚具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丙烯转化率低、稳定性差、成本高等。本文主要对Au/TS-1催化剂中的载体钛硅分子筛(TS-1)展开改性研究。首先,对TS-1的合成方法进行改性,在合成体系中引入聚乙烯吡咯烷酮
利用苹果酸作为浸出剂,过氧化氢作为还原剂,对废旧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有价金属进行浸出试验。通过条件试验,确定出最佳浸出条件为:固液比40 g/L,酸浓度1.2 mol/L,温度90℃,时间60 min。此时,Co、Mn、Ni、Li的浸出率分别为97.1%、99.8%、96.9%、98.7%。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浸出率的影响较大,因此,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在高压釜中进行了110℃条件下的浸出试验,Co
混凝土柱作为桥梁、水工建筑的重点承载部位,决定着整个结构的安全性能以及使用寿命。长期处于软水环境下的混凝土柱不仅受到钙溶蚀的化学作用,还会受外荷载的力学作用,这些行为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然而,在自然溶蚀环境中,混凝土柱的钙溶蚀进程非常缓慢,仅仅通过实验短期内无法了解混凝土柱的损伤演变以及性能变化规律,因此建立混凝土柱化学-力学耦合损伤模型、有限元分析模型,并数值模拟钙溶蚀
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免疫功能紊乱,其发展所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是目前重症监护室(ICU)中的主要死亡原因。黄连(Coptis Chinensis)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传统抗炎中药。本论文利用血常规检测、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反应试剂盒、肠道内容物代谢组学和16S r DNA测序技术研究了黄连灌胃后不同时间点对于脓毒症病理的保护作用。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ecum Ligation
遗留污染物多氯联苯(PCBs)和多溴联苯醚(PBDEs)及新兴污染物新型卤代阻燃剂(EHFRs)都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对三类典型区域(太湖、化工厂区域、电子垃圾拆解地区域)7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75种遗留/新兴污染物定量分析发现遗留/新兴污染物平均浓度均为电子垃圾拆解地区域(PCBs:58.5 ng/g、PBDEs:74.4 ng/g、EHFRs:8.62 ng/g)>化
高光谱遥感技术利用地表物质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形成的光谱反射、吸收等特性,实现对地物的识别及环境的分析,被广泛应用于矿物勘探、环境变化检测和产品质量检测等领域。由于高光谱图像波段数众多,相邻波段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为了减小高光谱遥感图像的信息冗余度,有必要对高光谱图像进行奇异值分解。然而,传统的单机处理模式普遍都有数据量大、处理过程复杂、计算时空复杂度高的问题,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大数据量计算需求
本文针对变电站智能视频分析应用需求,分别从算法和工程实现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在算法方面,本文着重解决了安全帽佩戴检测以及人脸识别等关键问题;在工程实现方面,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智能视频分析系统,重点解决了GPU多路视频编解码、多路运动目标检测的硬件加速、深度模型的应用部署以及多路智能分析算法的资源调度等技术难题。本文主要工作及贡献如下:1、尝试了三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安全帽佩戴检测算法,分别为:基于MT
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和经济实力日益提升,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重要性也愈加明显,企业的内部控制五要素在信息化背景的影响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内部控制形式的改变、范围扩大、难度加大、关注点的变动以及内部授权与防护。信息系统作为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手段,推动着企业信息化发展进程,促使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与信息化手段深入融合。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助力内部控制手段增强,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