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的变奏:论20世纪中国抒情童话的艺术发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mi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抒情”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或一类艺术风格存在于童话创作中,但是抒情童话作为一种童话类型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本文通过抒情童话概念的梳理,结合叶圣陶、严文井、宗璞、冰波等人的童话作品来探讨20世纪中国抒情童话的发展历史。本文认为抒情童话在特定的历史年代,具有特定的存在和表现方式。本文以作家作品个案的形式对20世纪抒情童话的历史进行描述,初步勾勒20世纪抒情童话的发展概貌。在抒情童话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可以隐约地看到这样三个阶段:抒情题材的现实化、抒情风格的浪漫化、抒情形式的现代化。由于受到时代和作家个人选择的影响,叶圣陶、严文井、宗璞、冰波等人在童话创作过程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艺术变化。抒情童话的艺术发展是伴随着作家的艺术变化而形成、变化和不断丰富的一个历史过程。本文绪论部分通过对“童话”、“抒情”概念的界定,明确了抒情童话的具体所指的作品范围。在简要回顾抒情童话发展的历史境遇之后,概括了抒情童话发展的三个阶段和三点特质。论文第一部分分析中国抒情童话产生的内在和外在原因,并以叶圣陶《稻草人》为例,分析抒情童话萌芽期的特点:诗化文体的确立、形式手法的转变、艺术主题的拓展。由于时代风潮和作家个人的选择,早期抒情童话在三四十年代出现了向现实主义转变的艺术倾向。论文第二部分从历史现状入手,分析文学的“现实功利性”对抒情童话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严文井、宗璞的童话,认为抒情童话是通过艺术化的宣教,把诗意和现实结合,感性与理性融合,因此得以在现实与艺术之间取得平衡的。论文第三部分承接第二部分提出的宗璞在抒情童话方面作出的情感与形式的探索,结合新时期西方理论的引入以及童话创作风格中出现的“热闹派”和“抒情派”的探讨,通过对冰波童话的解读,分析抒隋童话形式的现代转型。通过对20世纪中国抒情童话的历史梳理,本文认为抒情童话的艺术发展出现过两次变奏,从负载文化、道德、社会修养的主题先行、教育先行的创作模式转向文字、意义、内容等更为符合艺术本身的、感性的创作形式。抒情童话最终要走出单纯的为美抒情,为现实抒情的模式化的道路,突破一贯以来承载的文化、道德、宣教的使命,成为真正符合儿童感性需求的艺术。余论部分论文进一步讨论了抒情童话存在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其他文献
以传统结构隔离器为模型,应用琼斯理论,比较分析了单模与多模激光入射时高功率隔离器热致退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高功率隔离器热致退偏可分为线性双折射致退偏与圆双折射致退
阅读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也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阅读理解题占有很大的比重,这就进一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台风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台风过程带来的大风、大浪给近海沿岸带来了巨大的灾害。对台风及风暴潮的准确预报和模拟可以帮助预测极端高水位,减小台风灾害造
近年来由于自身成本上升、出口政策等原因导致中国的滑石价格高于国际市场,出口数量减少,竞争力下降.本文回顾中国滑石的出口历史,展望今后的发展趋势.政策应该从限制出口转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及互联网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急切要求走出固定网络、有线互联的束缚。移动蜂窝通信技术、GPS(Global Posit
在回顾我国传统死亡文化的时候,我们的目光从来都不能从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绕开,因为在中国先秦至今的两千多年的文化传统中,儒家与道家构成中国文化的两大主干。儒家重视生命,
目前,互联网金融已由用户流量驱动向金融科技驱动转型,金融科技从最初的流量入口优势逐步深入到智慧服务、智能风控、差异定价、场景依托等。金融科技在客户识别、线索挖掘、
构建了太湖水生态动力学模型(CAEDYM),依据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对模型参数进行了初选,利用2005年的水文、气象、水质等监测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分析了湖泊水体磷的循环机
影片《一步之遥》采用了较多的言语叙事,增加了电影的信息量;频繁打乱和组接电影的叙事时空,令观众难以入戏;通过戏仿、接受者的频频露面,强调影片背后"大影像师"的存在。该
强化大学生写作中形容词使用的行动研究是提高写作质量的关键之一。首先由学生合作学习搜集具体形容词,然后独立思考完成作文写作,之后进行小组互评,最后由教师将搜集到的形